天天看點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本文為電影天堂原創,作者:貞子,轉載請聯系授權

今天來說一部平靜中蘊含無限溫暖和感動的影片《你是好孩子》,

它與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共同獲得多摩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也是日本年度十佳影片之一,同時,獲得第3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主競賽聖喬治獎。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海街日記》從家庭的角度出發,通過四姐妹之間的羁絆講述人情冷暖,整體基調溫和、溫暖,沒有大的波瀾,平平淡淡卻溫情滿滿。

《你是好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直面幼兒暴力等尖銳的社會問題,但影片的講述卻異常冷靜。

和《海街》一樣,沒有充滿戲劇性的轉折,沒有爛俗的催淚彈元素,導演也沒有過多加入自己的主觀感受,似乎一直處在一個旁觀者的狀态,隻是把自己看到的記錄下來,一切問題均點到為止。

我喜歡導演的這種“冷眼旁觀”。

吳美保是近幾年新晉的日本女導演,2010年編劇并執導《出嫁的媽媽》嶄露頭角,2014年,在第38屆蒙特利爾電影節《隻在那裡發光》獲最佳導演獎,得到業界的認可。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隻在那裡發光》劇照

《你是好孩子》的劇情由三條不同的支線交叉剪輯而成,

一條是高良健吾飾演的新上任的國小教師和調皮搗蛋的學生間的故事。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作為一名新上任的國小教師,罔也在面對學生的調皮搗蛋、不聽話、以強欺弱、嘲笑等情況時,總是顯得手足無措。

因學生胡亂按别人家的門鈴,他會親自上門道歉,請求房主的原諒。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因有遺尿症的學生被嘲笑,他遭到學生家長的控訴!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當說過上課期間可以去廁所後,有些學生總會以上廁所為由,溜出去玩。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還經常遭到學生的頂撞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雖然會抱怨當國小老師的辛苦,卻也在努力做一個好老師。

當他發現有個孩子放學後總是待在操場不回家時,他會以朋友的方式過去和他聊天。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聊些孩子喜歡的話題,讓他對自己敞開心扉。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這個孩子叫裕太。

媽媽是護士,平時忙,忙到沒心思照顧他;有個繼父,卻隻會睡覺、酗酒和賭博。無論什麼天氣,都不準他在5點前回家。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因為沒人給自己做飯,晚餐基本都是面包。常被爸爸媽媽認為是壞孩子,自己也逐漸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

沒有生氣、也沒有委屈,裕太用很平緩的語氣說着一切。

沒有過多的安慰,沒有講大道理,罔也隻有一句:我就說你是好孩子嘛。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當罔也送裕太回家後,隻因罔也說了句不該讓孩子雨天在外面待着,裕太的繼父便粗暴的頂了回來,并粗魯的把裕太拉進房,之後,便聽到一陣亂吼和嘈雜聲。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裕太到底有沒有被家暴,老師不能私自檢查學生的身體,旁人就無法明确得到答案,雖然這個答案顯而易見。

家暴很可怕,旁人越插足,情況就會越遭,最後,也隻能袖手旁觀。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雖然也涉及虐待兒童問題,但高良健吾這條線依舊以學校教育和問題學生為主,而尾野真千子這條線,則完全聚焦家暴這一社會問題。

尾野真千子在影片中飾演一位虐待女兒的媽媽,隻要女兒彩音做錯事,她都會對女兒痛下狠手。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拉扯、打臉,打頭,毫不手軟。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另一邊,同為媽媽的鄰居則對自己的孩子百般疼愛,也對彩音呵護有加。

兩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都說,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處。

尾野真千子飾演的媽媽,之是以有虐待兒童的行為,隻因她小的時候也同樣遭受到虐待。

手腕被煙頭燙出疤痕,出門隻能戴表,并把手腕藏在袖子中。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每次打過女兒之後,都會躲到洗手間,無聲的痛哭。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她也愛自己的女兒,也會溫柔的給女兒綁頭發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女兒說要和媽媽穿一樣的鞋子,她便給女兒換了鞋子。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隻是,看到犯錯誤的女兒,除了對她體罰,她不知該如何教育。因為,她也是被打大的。

另外一條支線則是孤身一人生活的老奶奶和心智不全的孩子間的故事。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沒有孩子的老奶奶對經常給她打招呼的弘也關愛有加。

在别人看來,老奶奶患有老年癡呆,總是胡言亂語,弘也是個智障孩子,就連自己的母親有時也覺得他是個累贅。

可,就是這兩個“有問題”的心靈撞在了一起,産生了無比美好的火花。

三條支線,三個不同的故事,卻有着共同的主題。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想被緊緊擁抱”

被學生折磨的心力交瘁,被女友冷落的罔也,總會到離異的姐姐家中放空自己。

而觀影過程一直都很平靜的我,卻因一個擁抱,瞬間哭成了淚人~~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前面也說到,影片題材雖敏感尖銳,但導演從未想着把憤怒、同情等感情強加到觀衆身上,一切,均點到為止。

每個人的心靈都是強大的,無論多殘酷的打擊它都能經受,但它又是脆弱的,永遠抵抗不了溫柔的攻擊。

看到小家夥慢慢爬到罔也身上,緊緊摟着他的脖子,奶聲奶氣,一遍又一遍說着“加油”的時候,我徹底淪陷了。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最好的安慰,不過一個緊緊的擁抱,一聲輕輕的加油。

你有多久沒被家人緊緊擁抱或緊緊擁抱過家人了?

罔也給自己的學生布置了一個非常難的家庭作業: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才是國小生的他們,已經開始拒絕這種親密接觸了,覺得這種行為太丢臉,太肉麻。

可是,他們還是照着做了。

就個人而言,我很喜歡罔也跟學生交流擁抱感受時的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真實。

“不可思議、安心、不覺得丢臉、感覺回到了小嬰兒時期,沒什麼特别的,感覺有點起雞皮疙瘩,溫暖、溫柔、舒服、開心、說不出什麼感覺,懷念........”

這都是學生們的回答。

各不相同。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會經常擁抱”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本想隻寶寶弟弟,結果,大家都聚過來了”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一直笑,有尴尬,更多的是幸福”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父母一直說不要不要,有點傷心”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但當被問及父母的反應時,孩子們的回答卻頗為相似:

因為是家庭作業,那就隻能抱了。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如今,家人間彼此擁抱,也得找個原因。

“為什麼要布置這種變态的家庭作業?”學生笑着問道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我也不知道”,這種感受在語言之上,無法表達,隻能自己感受。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想被緊緊擁抱”,這便是影片的核心所在。

尾野真千子飾演的媽媽角色,小時候被虐待過,鄰居媽媽,也被虐待過。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隻是,她比較幸運。

在被虐待後,有個一直在她身邊,緊緊擁抱着她,給她溫暖的老奶奶。

尾野需要的,不過是一個懂她的人,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罷了。

整部影片,一直都是冷色調,直到這個擁抱,基調由冷變暖。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色彩也由灰暗變得鮮豔起來。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色調的改變,應該是導演在影片中注入的最大主觀因素了!

另外,卡司陣容也拉了不少好感。

尾野真千子、池脅千鶴、高良健吾的表演都給影片加分不少,還有那些孩子們,無論是弘也,雅音還是裕太,都是如此讓人疼惜。

最後,

愛護孩子的話,世界就變得和平了。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
看過這部片子後,好想找個人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