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artner預測:2016年智能機器前景

Gartner預測:2016年智能機器前景

智能機器的各種功能已足夠穩定與透明,各企業可以嘗試着利用智能機器以創造商業價值。智能機器領域的商業投資将快速增長,其中以收入增長與營運效率為投資重點。

到2020年,智能機器将成為30%以上首席資訊官的五大投資優先領域之一。

以下三大發展趨勢将促使智能機器未來5年内更廣泛,經濟和高效的應用在各個領域

全新處理硬體;

更強大的算法;

海量資料。

智能機器的種類及其相關商業案例正在不斷豐富,這表明了智能機器解決各種工作難題的商機正在真實而快速地增長。有效識别這些機會将大大促進智能機器發展計劃的商業投資。

預計在5年以上的時間内有望為企業帶來最大收益的技術包括:智能顧問、智能機器人、商業無人航空器(無人機)、自動駕駛車輛以及虛拟個人助理。

智能機器的使用通常依賴于改變現有的it系統與工具接口。是以,首席資訊官、it上司者與戰略規劃部門應提前規劃智能機器開發、使用、持續支援與維護的相關成本以及為智能機器部署而變革現有it基礎架構。

此外,首席資訊官們還須預測一系列組織問題。智能機器由多種資産組成,所有這些資産需要統籌管理。這些資産可能屬于不同的所有人,有着與所有人業務系統主要目的相關的不同優先級别。

到2020年,首席财務官必須處理由智能機器資料以及“算法業務”(algorithmic business)衍生的估值問題。

由智能機器引擎主動收集、傳遞資訊及洞察結果的技術正在促進從人類生成資訊資産到機器生成資訊資産的轉變。而這些資産包括:新内容、分析與業務流程知識本體、知識産權。

智能機器将完善和推進被稱之為“算法業務”的新型業務模式。

這是一種涉及到大量互聯、各類關系及動态洞察的經濟形态,它基于以算法形式呈現的連接配接、大資料和新知識産權來支援行動。

智能機器技術遍布多個市場,是以沒有單獨的“智能機器市場”;相反,它是面向廣泛應用案例的綜合市場。

智能機器的崛起與其他發展趨勢相輔相成,并必将與這些趨勢共同颠覆我們的業務方式。新興的算法業務即是其中最重要的趨勢之一,它将帶動能夠産生新收入的新業務模式,借助算法充分利用大量與互聯和關系有關的大資料的動态洞察結果。此類業務模式與智能機器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它将各種技術與智能機器的服務結合在一起。

同時,有關此類服務的知識産權有望産生大量或永久性收入流,因為知識産權可以依法獲得專利,進而提升價值。

未來5年,首席财務官将面臨解決這些新資産結構經濟問題的壓力。

到2018年,全球300多萬勞動者将接受“機器主管”的監督。

監督職責将逐漸轉變為基于與産出和客戶評價直接挂鈎的績效名額來監督員工的工作。

“零工經濟”——勞動者為短期合同而展開競争而非為了薪水工作,正在讓企業通過結構化、細分任務等形式獲得大量人才。

機器主管将直接根據勞動者的業績資料和自身能力從中擷取洞察力,這一功能人類可能無法企及或者無法快速實作。

智能機器技術與服務目前已實作了商業化,并展示出部分關鍵屬性,包括:

輕松應對高度的複雜性與不确定性,并基于學習能力形成假設條件。

檢驗這些假設條件,得出具體的機率性結論。

針對具體任務環境形成超出許多行業觀察家所預測到的了解力。

機器主管将日益充當決策人的角色,而以往這些決策隻能由人類管理者制定。

注重績效評估、激勵與支付的商業流程外包商将開發出智能機器“承包管理者”,專門用于評估和監督特殊類别的勞動者。

随着智能機器成為分析績效的主要工具,勞動者績效評估将變得更加精細。針對此類評估的反應也将随之變得靈活和個性化。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03-12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