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張學友或許是受制于音樂事業太過紅火,以緻于在電影方面始終未踏入頂級梯隊。不過,作為一名資深演員,他也為大家奉獻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尤其是虐心悲劇這一項,往往能給大家帶來驚喜,像《旺角卡門》、《喋血街頭》都是影迷百看不厭的經典,也深深陷入張學友富有特點的表演中。而說到最虐心,個人覺得則是一部相對冷門的電影《我要富貴》,上映于1989年。

我要富貴
張學友在片中飾演主角“何天翔”,剛剛在一家大型公司謀得一份小差事的大學畢業生。他對于财富有異于常人的期望。為什麼會如此?除了本身就來自于貧困家庭之外,還因為自己的父親從事着在他看來非常丢人的工作——在街邊擺攤演唱不入流的歌曲。
張學友
出于以上的原因,他很避忌在同僚面前談論家人,更不願提起父親的工作,務求在事業上取得進步。然而,事情并非自己想象的那般。
他想要跟同僚打成一片,卻發現自己跟别人根本不是一個階層的,一頓飯錢還要父親動老本來埋單;勢單力薄的他無法獨立完成工作,還無端端被打,終究還是要靠兄弟用特别的手段來解決;遇到一個富家女,雙方互有好感,以為好日子要到來,結果卻因為富家女的哥哥從中作梗導緻姻緣兩散。
你以為電影要走勵志路線,出現“屌絲逆襲”的情況?如果是這個樣子,那就不叫虐心電影了。
在經曆希望與失望的轉換之後,“何天翔”的思想産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對富貴産生了從未有過的執念,以緻于選擇歧途,成為惡勢力中的一份子。他認為隻有這樣才可以擺脫貧窮的陰影,也可以在有錢人面前耀武揚威。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那位貧窮且丢人的父親卻是最先反對自己的人,自此沖突不斷。而代價也随之而來。
财富增加之後,勢力間争鬥加劇,暗戀自己的女人和從小一塊玩大的摯友相繼死去。此時的他,徹底陷入了瘋狂,心中隻剩仇恨。而當他擊殺仇人之後,将要面對牢獄之災時,還是父親站了出來攬下了所有的罪行。
影片的結尾,“何天翔”滿臉笑容的演唱他曾經認為很丢人的歌曲,卻終究還是把觀者的眼淚逼了出來。
坦白說,這部電影節奏很快,手法也很犀利,但是邏輯性上略有不足,轉換的頻率也過于快,并且有意放大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不過,張學友和董骠這一對父子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诠釋了特定人物的情愫。
本片當年的票房并不算高,不到300萬港币,但對于一部低成本的電影來說也算不錯。畢竟觀看完本片之後,會覺得有濃厚的文藝氣息。而未曾想到的是,本片導演是以武俠小生聞名的姜大衛。
回顧張學友的演員生涯,演技真的沒得說,尤其是在年紀不大的時候就已經獲得金像獎的肯定。至于“影帝”,相信也不會太遠了。
一影一事,影人影事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