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歐洲而言,由于其地理位置形态的獨特性,以及歐洲曆史演變的多樣性,導緻整個歐洲大陸上的國家具有小而多的特點。開放融合的意識形态也使得很多歐洲國家的上司人年齡都很年輕。比如這一位:

生于1986年8月的庫爾茨,于2017年5月選奧地利黨魁
庫爾茨當選後,奧地利人民黨民調上升10個百分點,并一路領先。庫爾茨有朝氣,愛好音樂的奧地利人民希望除了年輕的面孔外,他還能給奧地利帶來新的思想與氣息。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要在政壇上闖出一番天地。
又比如這一位:
2017年當選法國總統的馬克龍,時年39歲,是法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他的當選,打破了1848年上台的拿破侖·波拿巴保持了170年的法國最年輕總統紀錄,拿破侖·波拿巴當年擔任總統時年僅40歲。
還有這位小姐姐:
29歲瓦内薩·德安布羅西奧,當選聖馬力諾首席執政官
聖馬力諾是整個歐洲排名倒數第三小的國家,倒數第一就是梵蒂岡,聖馬力諾比梵蒂岡大一點,那麼它的國家占地面積六十多平方公裡,相比于領土面積世界排名第三的中國來說,頂多是中國的一個小鎮這麼大吧,人口數量也僅有3.3萬人。
有多少人能夠做四十不惑?
年輕的上司者們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上司人必須具備強有力的管理手腕,缜密的執政思路,豐富的政治經驗才能帶領這個國家正向前行,良性發展。但這一些似乎在很多歐洲國家并不是唯一的标準。也許,對于許多歐洲國家來說,年輕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