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航:為什麼歐洲變成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窪地?

作者:36氪

前一陣去歐洲,剛看趕上德國當紅的網際網路公司 rocket internet 上市,這算是歐洲近幾年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典範了,但是仔細去查了一些資料,可以說歐洲在過去 10 年的網際網路發展上已經遠遠落後于美國和中國。

rocket internet 的官網上赫然寫着“做美國和中國之外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看來,歐洲的一線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從内心裡沒有把自己放在和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一個量級了。rocket internet 今年 10 月份上市的時候估值大約為 67 億歐元,而同期上市的中國公司阿裡巴巴達到 2000 多億美元。

如下圖所示,在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 20 家網際網路公司中,美國占了 11 家,亞洲國家占了 9 家,而歐洲一家都沒有。在全球經濟中如此發達的歐洲,為什麼在網際網路産業上一直難有作為呢?今天我想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曾航:為什麼歐洲變成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窪地?

語言割裂,市場狹小

由于曆史的原因,歐洲是幾十個小國家組成的一個富裕的大洲,但是過于分裂的文化市場使得歐洲的網際網路發展起來比較困難。

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也不過隻有 8000 多萬人口,許多國家的人口隻有幾百萬,但是每個國家都保留着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丹麥的人口隻有 500 萬,荷蘭人口 1100 萬,但是這樣的一個市場,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

網際網路不同于制造業,德國産的奔馳和寶馬可以無阻礙地暢銷世界,但是德語的網站連歐洲國家都打不進去,網際網路是高度強調速度和營運的,是以歐洲多語言的阻礙使得發展網際網路的成本很高,而德國、法國這樣國家的網際網路公司又隻能在自己本國這樣一個小池塘裡面發展,這樣的小池塘很難能長出大魚。

相比之下,美國有 3 億人口,且英語世界通用,中國有 13 億人口,外國網際網路公司又很難進來,這注定使得中美的網際網路全球領先。

在移動網際網路上,歐洲就更加落後了,我們在法國看到許多人還在用藍屏的功能手機,歐洲人換手機的頻率比亞洲人低得多,在地鐵上,玩手機的人比例很低,而在中國和日本的地鐵上,一眼望過去幾乎所有人都拿着手機在玩。

于是,當亞洲已經出現了 line、小米這樣市值過百億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的時候,歐洲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還鮮有亮點。

當然,歐洲的手機遊戲行業發展的是不錯的,歐洲有 king、supercell、rovio、gameloft 等一批優秀的手機遊戲廠商,這和歐洲人深厚的藝術、創意傳統是分不開的。但是遊戲本質上還是内容行業,和電影、圖書本質差別不大,在市值規模上這些公司和中美主流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

高稅收高福利抑制創新

歐洲普遍推行高稅收高福利政策,抑制了創新和創業,這也是歐洲網際網路發展不佳的重要原因。

歐洲的政黨要當選,通常會許諾一大堆高福利政策給群眾,這種政策在使得社會更加公平的時候,也容易把人民養懶,使得許多人不願意出來創業,同時對網際網路創新有一定抑制作用。

我們以目前在德國拜仁慕尼黑俱樂部效力的球星裡貝裡為例,裡貝裡一年的稅前年薪是 1000 萬歐元(德國第一高薪),但是他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 45%,也就是說最後到手隻有 550 萬歐元。除此之外,歐洲國家還要繳納各種社保費用等其它負擔,這些支出加起來,使得許多人不願意當老闆。許多歐洲企業的老闆不同于中國老闆,往往還需要求着員工去幹活。

在德國,西德地區的群眾每年還需要繳納一筆“團結稅”,去供養相對落後的東德地區,這筆稅收每年總額高達 1000 多億歐元,東德許多城市每年是以錢多的花不完。以至于蘇格蘭這次搞獨立公投後,德國相對富裕的巴伐利亞州也有不少人要叫着獨立。

這種“吃大鍋飯”的稅收福利政策所導緻的負面影響在一些南歐國家中達到頂峰,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的政府财政出現問題,直接引發歐債危機,一直到現在歐洲都還沒有完全緩過勁來。除此之外,這些國家的老百姓被養的很懶,沒有人願意工作,更是很少有人願意冒險去創業,使得歐洲大部分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競争力缺乏。

人力成本高,小富即安

在歐洲辦企業的總體成本非常高。首先是稅收很高,然後人員工資支出也很高。德國的人均年收入大概是 3 萬多歐元,這使得許多公司沒有辦法雇傭大批量的人員,這使得歐洲網際網路在和亞洲國家競争時競争力不足。

歐洲一些國家比較崇尚工匠文化,是以歐洲盛行小而美的企業,是以歐洲網際網路有許多小而美的公司,但是這些公司很難做大走向世界。

此外,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企業比較喜歡通過銀行信貸融資,不擅長資本運作,例如通過 vc、pe 股權融資,或者運作公司上市。歐洲股市的總體 pe 很低,例如奔馳寶馬這樣優秀的汽車企業,pe 大多數時候隻有不到 10 倍,由于一些歐洲國家的法律不允許 vie 架構,許多歐洲網際網路公司也難以像中國公司一樣去更加健康的美國股市融資。

是以,和歐洲國家對比,中國網際網路的從業者應該為自己感到慶幸。

首先中國是一個全球少有的統一市場,這個市場格局早在 2000 多年前的秦始皇時代就注定了。中國曆史就是大一統的曆史,中國缺少地方割據的土壤,中國曆史上任何軍閥割據時代,都很少有超過 100 年時間的。大一統的曆史使得中國内部在經濟、文化上形成了一個統一大市場,這是今天中國網際網路快速崛起的根本。在這片土地上,隻要 30 年不打仗,經濟文化必然欣欣向榮,50 年不打仗,中國經濟必然成為世界第一。

在網際網路的市場規模上,中國電子商務的市場已經追上美國,中國遊戲市場的規模已經追上美國,随着中國經濟 gdp 規模将在未來一二十年内趕超美國,中國網際網路的總體規模與美國比肩隻是時間問題。

而相比之下歐洲漫長的中世紀以及近代的多次戰争,使得歐洲形成了地區分裂的現狀,一直到現在歐盟成立了這個問題都沒有徹底解決,就連強大的英國内部,都差一點鬧出蘇格蘭獨立的情況。而貨币統一财政不統一的歐盟内部,還遠遠談不上穩定。這些曆史背景嚴重拖累了歐洲網際網路的發展。

其次,中國網際網路由于存在政策限制,使得 google、facebook 這樣的海外網際網路巨頭很難輕易進入中國,正是他們在中國市場的缺位,使得百度和騰訊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或者可以說,中國網際網路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張巨大的區域網路,這個區域網路的規模已經足夠大,即使不與世界相連,也足夠欣欣向榮。

而歐洲那些本來很弱小的網際網路公司,時刻面臨着美國網際網路巨頭的入侵,網際網路的本質是赢者通吃,當人們可以在擁有 13 億使用者的 facebook 上找到各國的朋友時候,誰會再去使用本國那個使用者有限的社交網絡呢?

最後,在國際化道路上,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也開始有了足夠的實力。中國一個 it 工程師的價格隻是矽谷的五分之一,是以在具有全球化特征的移動網際網路起來後,中國的網際網路現象級産品能夠迅速在世界上站住腳,在強調需要快速疊代的移動網際網路,中國的人海戰術優勢明顯,尤其是在版本割裂市場割裂的安卓市場上,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優勢更加明顯。

21 世紀,是中國網際網路的世紀。我們完全可以想象,未來在世界市值排名前 20 的網際網路公司中,中國将有可能長期占據 10 家的位置。而歐洲網際網路,則有可能繼續在泥潭中掙紮。

鴉片戰争時期欠下的債,到了通過網際網路還回來的時候了。

本文作者曾航是觸控科技進階戰略分析總監,著有《移動的帝國》、《一隻 iphone 的全球之旅》

[36氪原創文章,作者: 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