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雲緻投資者公開信:大資料雲計算是阿裡未來十年核心戰略之一

馬雲緻投資者公開信:大資料雲計算是阿裡未來十年核心戰略之一

與此同時,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以“一指禅”的電腦輸入方式親自寫就一篇緻股東公開信,詳細闡述了阿裡未來戰略、平台優勢、資本市場乃至競争對手等外界關心的問題。

其中,特别指出全球化、農村經濟和大資料雲計算将成為阿裡未來十年的發展大方向,并表示将不惜一切投入發展資料技術,讓資料和計算能力成為普惠經濟的基礎。

“狹義的電子商務僅僅是今天阿裡巴巴集團戰略的一部分。”馬雲在公開信中表示,阿裡巴巴的戰略是打造未來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電子商務隻是整體戰略的第一步,“我們非常明白隻有依靠網際網路技術和大資料,隻有建立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商業基礎設施,才能全球的幫助中小企業做生意。”

6年前,阿裡巴巴集團成立雲計算子公司阿裡雲,開始投入為第三方企業提供服務的雲計算平台。經過6年的持續投入和建設,阿裡雲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平台。今年7月,阿裡巴巴宣布對其阿裡雲戰略增資60億元,用于國際業務拓展,雲計算大資料領域基礎和前瞻技術研發,以及dt(datatechonology)生态體系建設。

“中國經濟未來的奇迹一定在于生産力的釋放和網際網路大資料技術給内需激發帶來的跨越式發展機遇。”馬雲表示,中國不是缺乏内需消費力,而是要思考如何引爆消費力,“未來阿裡巴巴提供的服務會是企業繼水、電、土地以外的第四種不可缺失的商務基礎設施資源。”

在最新一個季度的财報中,阿裡雲收入增幅達106%,超過亞馬遜aws同期增速。另據idc資料,2014年阿裡雲在中國公有雲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達29.7%。雖然阿裡雲收入保持了超過一倍的增長,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雲服務商,但在馬雲看來,和未來潛力相比,雲計算和大資料還是個“嬰兒”。

“過去6年來,阿裡巴巴巨大的戰略投資就是放在雲計算和大資料服務上。我們相信人類已經從it時代在步入dt(data techonology)時代。”馬雲表示,資料将會是未來創新社會最重要的生産資料,“我們必須在資料技術的投入和發展上不惜一切的投入發展,我們正在努力讓資料和計算能力成為普惠經濟的基礎。”

正在起飛的阿裡雲,正在大資料雲計算平台之上建構中國未來商業的重要經濟設施。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也在公開信中表示,希望雲計算能服務中國乃至全球的客戶,幫助他們從今天的it時代走向dt時代,“未來新經濟時代,大資料将成為新能源,雲計算将成為新引擎。”

在國内占據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阿裡雲,也在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目前,阿裡雲已經開放了包括美國矽谷、香港、新加坡在内的8個資料中心,為全球超過百萬的各類客戶提供服務。國際業務方面,今年以來業務量增量超4倍。未來,阿裡雲還将在日本、歐洲、中東等地設立新的資料中心。

權威研究機構idc預計,到2018年中國公共雲市場規模将達20億美元,到2020年全球公共雲市場将達1910億美元。張勇表示,雲計算市場潛力巨大,阿裡雲業務正在高速健康發展,“雲計算在我們持續的六年投資之後,已經開始起飛。我們在産品豐富度方面,在客戶覆寫的廣度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布局。”

基于大資料雲計算平台,阿裡雲已經形成豐富的産業生态,吸引了全球開發者在平台上創新創業。即将于10月14日-15日召開的雲栖大會,截止目前已經有2萬人報名參與,将是國内外最大的雲計算大會。這也是阿裡雲開發者大會的第六年。

馬雲緻股東公開信全文

緻阿裡巴巴股東們:

阿裡巴巴在紐約上市剛過一周年,請允許我借這封信,代表公司以及我個人,對一直相信并支援阿裡巴巴的客戶、員工、投資者和合作夥伴表示感謝。

過去一年,全球股市波動。我們觀察到、也傾聽了市場對我們的看法與建議,但我們更清楚阿裡巴巴的現狀和未來路徑。今天的阿裡巴巴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健康、強大、從容。我們在堅持自己發展戰略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上市那天我說過,我們在美國股市融集的250億美元,不是錢,而是人們對我們的信任。正是因為這種信任,我們有責任與股東以及公衆最大程度的保持透明、密切、坦誠的溝通——特别是由于阿裡巴巴目前提供的國際服務還剛剛開始,在海外的股東以及關心我們的公衆無法直接使用我們服務于中國客戶的産品,導緻很大部分人從外界看阿裡巴巴,有“霧裡看花”、“隔海看人”之感,尚不清楚阿裡巴巴集團的真實定位。

在這裡,我想給各位股東分享一下我們的一些思考。

一、阿裡巴巴的戰略是打造社會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電子商務隻是阿裡巴巴整體戰略的第一步

很多人把我們和其他電子零售公司混為一談,并是以用我們的gmv增長率作為對我們模式的評判标準。實際上,狹義的電子商務僅僅是今天阿裡巴巴集團戰略的一部分,我們追求的是打造一個開放、透明、協同的商業基礎設施平台。

截止2015年6月底,阿裡巴巴集團總共有34000名員工。其中,專門從事“中國零售市場”與gmv有關的員工數僅不到一萬人。我們僅僅用了約一萬人就完成了近三萬億人民币的gmv的平台,也就是人均gmv達到近3億人民币的平台。盡管已經擁有如此效率,我們依舊認為我們還需要大大提升自己的技術和産品,絕對不能靠人海戰術,而是靠創新靠技術來赢得市場。未來幾年,我們有機會和能力打造全球大規模企業裡效率最高,同時創造生态就業最多的商業組織。

除去上面所說的一萬人以及供應鍊上遊b2b業務的團隊和背景,我們總員工數量中接近一半的團隊在從事具備重大戰略意義的新業務。我們相信隻有投資未來,隻有堅持長遠戰略,阿裡巴巴才能有真正的未來。

我們非常明白隻有依靠網際網路技術和大資料,隻有建立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商業基礎設施,才能全面的幫助中小企業做生意。由于中國商業基礎的薄弱,給了阿裡巴巴一個全球獨特的機遇----打造中國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不是電商基礎設施)。我們集團約半數的員工,以及關聯公司螞蟻金服和菜鳥幾年來在努力從事着物流,網際網路金融,大資料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平台等業務,以及十年後基于資料技術的健康和數字娛樂業務,我們稱之為“double h”産業,health and happiness.

今天,阿裡巴巴投資的菜鳥物流系統已經在幫助處理每年大約100億個快遞包裹,我們的網際網路金融已經服務近四億活躍使用者,我們的雲計算業務居于世界前列并且保持年增長率超過100%,我們的移動網際網路基礎産品,包括搜尋、地圖、浏覽器也為中國使用者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礎服務。未來我們将會給中國數千萬家企業提供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大資料,市場營銷服務,跨境貿易等等服務。

我們對未來的布局是基于獨特長遠的戰略思考在推進的。盡管上述這些平台性業務離我們的目标還很遠,并且今天也沒有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收入,但其前景足以讓人激動,為了這樣的未來,我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我們堅信,商業帝國式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應該堅持平台生态化發展。隻有生态系統裡的企業共同參與發展,大家是利益共同體,才能持久發展。

今天我們的部分戰略業務已經初見成效。以物流為例,阿裡巴巴2015财年每天産生的快遞包裹超過2400萬個,我們的合作夥伴每天有一百多萬名快遞物流員工在從事遞送和運輸服務,我們預計十年後,中國将會有1000萬人從事快遞物流服務。這是要靠組織社會力量去做的事,而不是任何一家公司單獨可以做得好的事。我們更加相信,未來三年由于有了菜鳥物流平台的獨特服務,快遞物流服務将會發生巨大變化,物流将會更加标準化,規範化,将會讓客戶更貼心的服務。物流服務将會是任何電商公司的标配,而不是核心競争力。是以,幫助所有快遞服務公司盡快實作高标準高規範服務能力就是菜鳥的使命。

二、中國經濟發展和阿裡巴巴的關系

最近,中國經濟放緩的信号讓各界擔憂甚至有過度恐慌現象。這也充分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徹底融入了世界經濟并且也産生了相當的影響力。但我要實事求是的說:持續超速增長的經濟即不現實,也不可能持續,更不是中國應該追求的“業績”。

經濟超速增長的代價是生态環境資源的破壞。在政府一次次轉型更新的信号,08年金融危機的壓力,投資和出口的疲憊,以及享受高速增長慣性的思維下,中國經濟已經到了非更新不可的時代了。昨天簡單粗放的gdp增長模式已經讓經濟難以持續發展。事實上,如果依舊保留昨天追求不合理的超速增長,那麼中國付出的代價會更高。

我堅信放緩的經濟對中國的未來前景是利遠遠大于弊。中國經濟發展已經不再需要數量的增加,而是品質的提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即使有5%gdp的增長率,已經是發達國家增長率的一倍以上。

過去的三十年,中國經濟經曆了解放思想的紅利,開放政策的紅利,但我們并沒有注重激發生産力中最重要的力量——人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gdp高速增長靠的是制造力,而生活品質增長靠的是創造力。我相信中國在這方面可以發揮的餘地實在太多。

未來的中國經濟會從出口走向進口,會從外銷經濟變成内需經濟,會從基礎設施投資變成基礎設施運作。中國會用高科技、新模式、市場化去解決持續發展的問題。總之,中國經濟的潛力是巨大的。盡管難度不會小,中國經濟未來的奇迹一定在于生産力的釋放和網際網路大資料技術給内需激發帶來的跨越式發展機遇。

經濟放緩對阿裡巴巴會有影響嗎?

阿裡巴巴到2015年3月底财年的國内零售市場交易額已經到達24437億人民币,占了中國零售消費總額的9%。我們預計十年内中國50%以上的消費将會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是以電商市場是巨大無比的。基于此,中國80%以上的企業會使用到網際網路的電商平台,物流體系,金融服務,雲計算以及跨境服務。阿裡巴巴今天的投資正在讓這一切成為可能。阿裡巴巴的業務毫無疑問和中國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但我們認為未來阿裡巴巴提供的服務會是企業繼水,電,土地以外的第四種不可缺失的商務基礎設施資源。

至于經濟下滑會帶來消費下滑,我并不同意這個看法。認為中國經濟下滑,中國人就不願意消費了這種理論反映了對中國的不了解。中國人的生活理念與西方不同,西方開發國家的消費者善于花未來的錢,而中國人基本上總在存錢,中國人的儲蓄存款是世界上最高的。西方消費者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借不到錢花,而中國人确實存錢防老防危機,是以,經濟不好未必就沒有錢花。而因為有了電子商務的友善和物美價廉,人們反而更願意在網上花錢。

中國目前有近三億的中等收入人群,未來十年,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将會有5億中等收入人群。今天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費水準遠遠低于他們的收入水準。消費是要靠創新刺激的,阿裡巴巴的商業模式将會是中國未來刺激内需消費的主要發動機。這一點,大家已經可以從雙十一的消費量看出來了。中國不是缺乏内需消費力,而是要思考如何引爆消費力。無論是促進進口,還是拉動三四線城市需求,還是激發六億多農民需求,阿裡巴巴可以幹的事和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偉大的企業總是誕生在困難時刻,我相信這次中國經濟從數量向品質調整的過程中一定會産生幾家全球真正了不起的企業,阿裡巴巴希望自己能有幸成為其中之一。

三、未來的發展大方向:全球化、農村市場和大資料雲計算

我們未來十年的願景将圍繞着全球化,農村經濟和大資料發展進行。

我們的全球化業務專注在幫助中小企業邁出自己的國境,讓全世界的中小企業能使用好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大資料、營銷以及物流平台。隻有讓他們的業務全球化才能讓全球消費者可以購買世界上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産品和服務。我們相信阿裡巴巴今天在中國發展的經驗能夠同樣運用在發展全球化,因為全球中小企業的訴求都是一樣的:在透明公平的市場上使出自己獨特的競争力。我們更相信,未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必須是讓各國小企業業務全球化,也能讓各國消費者能夠實作真正的全球購。為此,我們已經準備了相當長的時間,執行這個計劃也許還需要10年,即使是20年,我們也會全力以赴,堅守“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

中國有六億多農民,中國農村商業基礎設施仍然落後。但今天農村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特别是有了淘寶和天貓的城市消費者市場以後,農民可以直接和城市生活相連接配接。我們目前在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大資料,物流平台和網際網路金融重新建構農村資訊技術基礎設施,這不僅僅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潛力,更是在解決資料鴻溝和資訊平等,解決貧困發展上,阿裡巴巴得以積極參與的機遇和福報。因為阿裡巴巴的服務,我們看到農村正在發生變化。我們也特别歡迎各位股東能去中國的農村考察,我們今天嘗試的努力也許會成為未來無數開發中國家發展的模式。在這樣的曆史性時刻,阿裡巴巴必須擁抱變化,投資變化,創造變化!

過去6年來,阿裡巴巴巨大的戰略投資就是放在雲計算和大資料服務上。我們相信人類已經從it時代在步入 data technology (dt) 時代。資料将會是未來創新社會最重要的生産資料,人類将會離不開資料。我們必須在資料技術的投入和發展上不惜一切的投入發展。我們集團本質上是一家擴大資料價值的公司,我們堅定的相信我們在過去6年和未來幾年在資料和技術上的投入會有巨大回報。我們正在努力讓資料和計算能力成為普惠經濟的基礎。盡管如此,我們依然覺得和未來潛力相比,雲計算和大資料還是個嬰兒。

關于外界看待阿裡巴巴的各種挑戰和我們的看法。

阿裡巴巴有很多挑戰,但外界關心的和我們自己關心的可能不太一樣。比如競争環境,阿裡巴巴習慣于談論競争,也不回避談論競争對手。。。阿裡巴巴成立16年來也從來不缺競争對手。我們不是一家被保護起來的企業,我們是在殘酷市場的競争中走過來的公司,16年來,我們學會了既保持理想主義和價值觀,又頑強的生存下來,這并不容易。

我們從不害怕競争,我們隻是采用戰略布局和完美實施來赢得競争。

阿裡巴巴的定位是啟動一場商業的變革,我們打造的是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我們是為從事買賣的商家賦能,而不是與從事買賣的商家競争,從這一點說,今天市場上所謂的“競争對手”,其實都是未來我們賦能和幫助的對象——換句話說,簡單的把今天市場上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當作阿裡巴巴的對手,是把蘋果和蘋果樹相比,是對雙方都不合适的。

阿裡巴巴面臨的真正的最大挑戰,不是來自競争對手,而是來自我們對未來的把控和對自己的把控能力上。我們宏大的願景和獨特的生态體系,需要我們有各種不同的專業化人才,需要有适應未來企業發展的獨特組織文化群組織結構,龐大的商業生态體系和豐富複雜的結構讓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企業管理人才,而是各個領域裡的上司者,創新者,開拓者。。。這對一家平均年齡隻有29歲,創業才16年曆史的公司來說挑戰是巨大無比的。總之,我們的人才,組織文化,管理模式,各生态業務和政府機構之間的關系。。。似乎我們很難有借鑒。一家年輕的公司矢志挑戰一項人類前所未有的任務,難度之大,超出想象。但這是一個難得的時代機遇。我們16年來一直對自己說:此時此刻,非我莫屬。(if not now, when? ifnot us, who?)

各位尊敬的投資者,以上是阿裡巴巴上市後,第一次向大家溝通彙報我們的發展思考,篇幅雖然有點長,但确實是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打出來的。感謝您投資參與一個未來商業生态系統的成長。您的投資在我們看來是一份信任。

馬雲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10-09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