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旅行的理由各不一樣。有的人漫無目的搭上一輛車就出發了,有的人去見一個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甚至從此愛上了那座城市。
甘肅的這些城市,共同點是每個地方都誕生過一個名将,他們活着的時候守望家園建功立業,躺下後成為一段醒目的曆史,他們出生的地方也成為後人造訪的名勝。
去往甘肅這8位名将的故裡,追憶一段曆史,觀賞一片風景,品嘗一口美食。
這也是旅行的理由。
1、李廣故裡——秦安
李廣:西漢名将,隴西成紀(今天的甘肅靜甯縣南,秦安北一帶)人。戎馬生涯,屢建奇功,卻命運坎坷,終未封侯。現存的墳墓在天水市南郊的文山山麓。
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遺址分布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相接的緩山坡上。面積約2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距今7800-4800年。

1978-1984年進行了連續7年的考古發掘,1995年又進行了補充發掘,發掘面積共計14752平方米。出土有陶、石、玉、骨、角、牙、蚌器等在内的各類文物8000餘件,獸骨标本17000件,清理房屋遺址240座,竈址104個,灰坑和窖穴342個,窯址38個,墓葬79座,壕溝9條。分五期(大地灣一期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常山下層)。
◆位址:五營鄉邵店村
◆開放時間:
周二--周日:
夏季9::30- 17:00(16:30停止入内),
冬季10:00-16:00;周一閉館
(國家法定節日除外)
◆門票:免費開放
女娲祠
女娲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女娲祠曆經滄桑,時至今日已經是五次遷建。
今日之女娲祠,氣勢宏偉,塑像莊嚴。娲皇宮龛位祥座的披發慈容、肅穆祥和的女娲尊像,是1989年由著名雕塑家何谔女士精心雕塑而成。
◆位址:隴城鎮南側
◆開放時間:9:00-17:00
◆門票:10元/人
◆秦安美食推薦:釀皮、甜醅、涼粉、油糕、米黃馍、麻腐馍、酸辣肚絲湯、辣子面等。
2、李息故裡——慶城縣
李息:西漢武帝時期的将軍,北地郁郅縣(今慶城縣)人。漢武帝年間,在與匈奴作戰中,李息英勇抗敵,為西漢抗擊匈奴立下赫赫戰功。
慶城縣隸屬于甘肅省慶陽市,位于甘肅省東部。被後世稱為中華醫學鼻祖的岐伯便是慶城縣人。
周祖陵
周祖陵曆史悠久,鐘靈毓秀,因山頂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buzhu)陵而得名。
首先從鳳城過大橋,到周祖陵山下,經過茂密的林帶和蜿蜓崎岖的簡易公路可達停車場。山頂周祖文化區,總體布局嚴謹規範,錯落有緻。
◆位址:慶城東山(俗稱“周懶王山”上)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30元/人,擁有當地身份證者1元,60歲以上免費
◆慶城美食推薦:慶城人的吃食普遍是早上馍,下午面,去慶城必須品嘗的面食是饸饹面、荞剁面。其它特色食物有白瓜子、酒棗、苦荞茶(可以直接吃茶,不用泡水)、黃花菜等。
3、辛慶忌故裡——臨洮南
西漢将領,狄道(今甘肅臨洮南)人。青年時投筆從戎,以後便跟随長羅侯常惠率軍開赴西域都護府的烏孫都城赤谷城駐兵守邊,開墾屯田。漢元帝初(公元前48年),補金城長史,累遷張掖、酒泉太守。
臨洮縣隸屬于甘肅省定西市,是黃河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鄉”、“文化縣”之稱。
嶽麓山森林公園
嶽麓山森林公園素以“綠色出頭”而著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臨洮東山不低頭”之美譽。素有“蘭州南大門”之稱。
嶽麓山以宋代建東嶽廟于山麓之間而得名。森林公園總面積84公頃,園内動植物資源豐富,主要人文古迹有超然台、道統祠、武侯祠、三星閣、龍泉寺等42處景觀,其中以超然書院、鳳台飛升閣、姜維墩尤為著稱。
◆位置:距臨洮城東0.5公裡處;
◆開放時間:8:00-17:00
馬家窯遺址
馬家窯地處洮河西岸的一級階地上。1924年首次發現并進行考古挖掘,遺址南北寬280米、東西長350米,約 9 萬平方米。 遺址文化内涵豐富,包含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馬家窯文化的石嶺下類型等,其中以馬家窯類型最為豐富,馬家窯文化或馬家窯類型由此得名。
◆位址:臨洮縣城西南10公裡洮河西岸馬家窯村南面的存麻峪溝口
秦長城遺址
秦長城遺址最西端在西起甘肅臨洮東三十裡鋪的殺王墳,以及縣城東23公裡堯甸長城坡。南北向,黃土闆築,殘高1米左右。是秦代長城西端的起點,斷斷續續經渭源,隴西,通渭,會甯,靜甯等8縣入甯夏後,又回到甘肅境環縣,慶陽縣入陝西省,翻山越嶺,飛渡溝壑,穿沙漠草原,蜿蜒東去,止于鴨綠江畔。
◆位址:堯甸長城坡
◆臨洮美食推薦:洮河魚、酥糖、洋芋攪團、漿水面、紅豆腐。
4、姜維故裡——甘谷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帥,天水冀(今甘肅甘谷東南)人。曾為魏天水郡中郎将,後歸降蜀漢,封當陽亭侯,後又升任中堅軍、征西将軍。終其一生,他都在為保衛蜀漢政權而竭盡全力,直至戰死。
甘谷縣是甘肅省天水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甘肅東部,天水西北部,渭河流域。
姜維墓
甘肅省天水市現有兩座姜維墓,其一在甘谷縣,其一在天水關。甘谷姜維墓分為上下兩層,共九層台階,取九伐中原之意,石階中心,襯砌着兩顆篆形大字——“遠志”,墓前豎立着一塊墓碑,上面寫着“蜀漢大将軍姜維之墓”。
墓碑後就是高大的墓,整個墓地與姜維的生平相吻合。墓高3.5米,寓意姜維35歲時就在諸葛亮手下擔任重要職務,并屢立戰功;墓地直徑6.2米,表示姜維享年62歲,舉義複蜀,事業未成而含恨九泉;石台高1.2米,寓意姜維12歲時就聰明勇敢,結發從軍。
姜維紀念館
紀念館由前廣場、大門、前庭、牌坊式耳門、主殿等建築構成,主體建築為懸山頂雙坡水,鬥拱飛檐,有外圍廊檐十二柱、起脊瓦獸、二龍戲珠、琉璃筒瓦,内設九梁十八柱,仿古式土木結建構造。(參考書籍《甘肅曆史文化名人》)
◆位址:六峰鎮姜家莊
大像山
甘谷大像山,自山腳石級而上至巅,總長1.5公裡,占地面積約640畝,是古絲綢之路上甘肅東南部融石窟和古建為一體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山上松桧叢生,丁香溢彩,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 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
◆位址:甘谷縣城西南2.5公裡秦嶺西端的文旗山
◆開放時間:8:00-17:00
◆門票:30元/人,擁有當地身份證者5元
◆甘谷美食推薦:漿水面、甘谷辣椒、呱呱、粉魚、酥油圈圈、油餅、荞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