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15日,第七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學舉行。我校參與了"頻率微電子-無線通信高端射頻模組晶片領跑者""核心音響東振-高性能仿生AC SAW濾波器先鋒"等8個項目,來自國内外121個國家和地區,434個7個機構,228萬多個項目在優秀再包圍,榮獲2金2銀5銅, 涵蓋主賽道、産業命題賽道,包括大學生創意組、研究所學生創意組、創業組、師生組建立組,是我校參加比賽以來的最好成績。同時,我校榮獲"主賽道校集體獎"。

獲獎項目介紹
項目名稱:頻率微電子——無線通信高端射頻子產品晶片領跑者
獎項:高等教育碩士分會場師生共創組金獎
團隊成員:劉偉(項目負責人),王鑫,李鑫,陸洲,吳玉軒,彭偉偉,王曦,劉淑軒,薛浩,潘永生,程洋,朱一龍,陳雄
導師:董元旦、楊濤、馬增紅、徐瑞敏
項目簡介:成都頻率微電子有限公司由兩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專家和一位知名跨國公司高管領銜,由電子科技大學A+學科博士團隊上司。公司專注于4G/5G和物聯網先進的射頻前端晶片和子產品研發,緻力于解決卡頸技術的自主創新問題,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受到各級政府和機構投資者的高度重視。在5G和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中,頻率微電子已經被積極布局。團隊已申請國内外專利近百項,發表論文300餘篇。目前已量産30餘款高性能射頻晶片産品,在70餘款手機、汽車、可穿戴裝置和CPE客戶中進行批量生産,并得到了客戶方的高度認可,産品關鍵技術名額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填補了國内高端射頻濾波片的空白。"頻"芯屹立,有很多"元"為。
項目名稱:芯聲東鎮——高性能仿生AC SAW濾波器的先行者
獎項:高階大學創意團體碩士金獎
團隊成員:劉嘉誠(項目負責人)、蔣志賢、唐樂川、鄧世龍、程紹軒、劉英麗、張旭斌、朱佳燕、侯世強、盧培軒、宋福瑞、段偉毅、趙波瑞
導師:包景福、橋本研究、易易
項目描述:團隊緻力于探索高性能聲波諧振器的設計方法,這是高端SAW/BAW微音濾波器的核心産品。産品以提高諧振器能量使用率(以Q值為展現)和成本效益為目的,将仿生思想引入微電子領域,首先提出魚鱗反射栅極和周期性單元陣列結構的結構,并對其進行實體測試,使其能夠有效地應用于高度內建的聲濾波器。目前有超過1900萬個訂單。芯聲東振,引領新潮流,智慧創造未來!
項目名稱:華鑫智科-寬帶高能效射頻PA晶片試點
獎項:高等教育碩士軌道研究所學生創意集團銀獎
隊員:楊秉正、周傑、舒益陽、王同宇、鄭宇、國喜、陳文、李佳新、裴長廷、韓傲然、韓長軒、鄧志賢、饒雲波、唐德山、王天軒
導師:羅震、錢慧珍、劉志偉
項目描述:華鑫智科專注于高端射頻PA晶片的研發。針對RFPA目前面臨的工作帶寬窄、能效低的問題,開發了一種寬帶高能效混合信号PA晶片。為了解決技術痛點,滿足市場需求。
項目名稱:MARS - 智能終端用人工傳感器晶片
團隊成員:張謙(項目負責人)、淩偉、譚玉川、彭春泉、吳夢凡、闫岚、于夢麗、趙欣、李俊峰、王凱倫、姜春志、楊草坤、廖天浩、耿天心
導師:項勇,鄒宗凱,胡偉然,張曉軒,李漢超
項目簡介:人機互動是智能時代的重要标志,懸浮觸摸、手勢識别等新型互動技術正在颠覆人類生活。然而,這些工藝依賴于獨立的傳感器元件,嚴重阻礙了電子産品向高內建度、低成本方向發展。目前,我國80%以上的傳感器依賴進口,傳感技術受到歐美和日本等國的壟斷。利用人類感覺生物學的原理,該團隊開發了基于材料遺傳颠覆性技術的傳感材料源創新,并設計了包含多種信号感覺的新材料和産品。并為汽車、手機等應用進行應用測試。未來,我們将努力與行業龍頭企業結成産業聯盟,推動人機互動産業的發展。智能芯材,創造未來。
項目名稱: AMO - 無磨損的身體誘捕系統
獎項:高神賽道創業集團銀獎
團隊成員:王鵬(項目負責人)、黃鶴進、王偉毅、黃成浩、洪峰、張志軒、林玉軒、白偉、莊燕、張瑞昌、陳靜、李金浩、袁偉民、郭康帥、何攀
導師:周濤、張豔如、蔡世民、李青、龐金軒
項目簡介:在市場上是一股熱潮,内容變化落後,是全國大大小小的幾十萬媒體公司人工成本重、裝置成本高、制作周期長,傳統動作捕捉方式在演員早期要求高、拍攝難度大,且裝置昂貴,在後期處理成本較高, 時間長,得到的資料很難推廣。AMO團隊以此為切入點,開發AMO-無磨損全身捕獲系統,該系統通過技術推動市場發展。整體項目分為三個部分:建立動畫批量輸出,因地制宜,定制企業服務,數字資産沉澱,動漫影視資源平台建設。
項目名稱:OLED柔性顯示關鍵材料與技術産業化
獎項:行業命題軌道銀獎
團隊成員:劉備遠(項目負責人)、嚴傑、曾超軒、王凱倫、毛宇、唐鑫、陳偉龍、賴龍、于廣傑、李紅軒、董淑月、杜洪婷
導師:向勇、鄒宗凱、彭曉麗、胡偉然、張曉軒、吳芳、趙攀峰、李漢超
項目介紹:針對我國新材料的快速研發需求,團隊通過定制研發非晶氧化物半導體靶材,立志助力中國OLED材料産業快速發展。該團隊是目前材料遺傳學領域的知名研發團隊,先後承擔了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863"計劃等材料遺傳項目11項,積累了一系列核心技術,申請了3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該項目針對目前行業痛點和行業趨勢, 開發了高速率的電子遷移OLED柔性顯示材料。
項目名稱:電力機車車頂智能巡檢機器人
團隊成員:黃占波(項目負責人)、謝向傑、石飛、丁啟帥、唐子浩、嶽偉、王亞軍、于新軒、王景軒、紀玉生、于子涵、石家成、車太福
導師:羅德遠、劉宇、孫睿、胡偉
項目描述: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速鐵路營運裡程,而近10年來由于機車頂闆故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近100億元,因電弓的過度磨損、絕緣子污染是造成車頂故障的主要原因。而且由電弓每5000公裡更換一次,絕緣子每15天要清洗一次,維護頻率快,維護成本高。由宇宇志航團隊研發的機車車頂智能維修機器人,毫米級立體視覺和雷射紅外熱成像技術準确識别定位缺陷,壽命預測和優化維護政策,避免過度維護,幹冰清洗技術高效清潔,每個工廠中的房間可節省約20萬元的人工維護成本。宇志航,緻力于成為新時代屋頂維修行業的領軍人物。
項目名稱:明星計劃 - 點亮特别你 - 自閉症患者的藝術治療和就業整合
獎項:青年紅夢巡回演唱會銅獎
團隊成員:溫世宇(項目負責人)、馬太平、劉紫芋、田田、秦躍、盧玉星、黃元軒、馬玉辰、李志宏、餘嘉玲、胡毅、蘇英高、杜勝義、季雲軒、劉偉
導師:徐偉、韓宏、張慧萍、王麗、謝玉南
項目簡介:Star Project成立于2011年,是一個面向大學生的非營利組織,專注于教育支援,家庭賦權和自閉症患者的志願服務。明星計劃藝術治療計劃旨在幫助明星通過學習繪畫,音樂和戲劇藝術課程來緩解他們的言語和社會障礙,發展他們的基本能力,并為他們的職業發展做出貢獻。一路走來,明星計劃惠及650多個自閉症家庭團體,直接惠及4700多人,并呼籲志願者志願服務4萬多次。
項目名稱:基于開發平台ModeArts和MindSpore開源架構的創意作品
獎項:行業命題分會決賽入圍者
團隊成員:梁琦(項目負責人)、吳世涵、石偉、項志英、張世清、張恩華、羅佳源、蔣新科、陳番禹、缗志斌、李順、周曉宇、紀雪蓮、張佳琳、張琳
導師:王瑞金、陳浩、範曼平、趙紅江、李振軒、張鳳軒
項目簡介:團隊緻力于消費者對圖像處理技術要求的不斷改進,對圖像處理工具的需求不斷增加,而現有的機器視覺圖像處理軟體在現有情況下還不是很擅長處理圖像剪裁的問題,開發了技術先進、使用者體驗好, 操作簡單,軟硬體結合移動AI智能圖檔定制産品。該項目目前擁有四大核心功能和兩項創新功能,核心功能是畫面尺度結構的智能優化、一鍵截斷路人A、清晰度修複和人像背景虛拟化,視訊智能重構和自動調色的創新功能。
項目名稱:使用網絡訓練圖像樣式遷移模型 CycleGAN 由 Mindspore 進階工具 TinyMS 支援
團隊成員:夏子軒(項目負責人)、王琦、張淑谟、耿自力、馮順強、陳一龍、徐轶凡、杜曉軒、鄧長健、韓浩然、劉思宇
導師:程健、趙德軒
項目簡介:基于華為MindSpore的先進工具Tinyms,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對風格遷移網絡進行模組化,針對不同使用者需求,為圖像風格大師社交多端平台和個性化定制風格遷移解決方案設計了兩款商用産品。在華為意騰AI生态中為使用者提供簡單、快捷、多樣化的風格遷移服務,滿足使用者多方面的遷移應用需求,同時填補市場需求空白,在基于風格遷移技術的多學科交叉背景下,解決衆多行業的技術痛點、難點,積極推動AI行業就業高品質發展, 推動AI産業持續進步。
來源:微信電子科技官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