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螞蟻個頭較小。 記者楊濤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22日訊(記者姚傳龍)武漢市蔡甸區玉賢街道前進村唐灣與徐灣交界處的一條田間小路,長約百米,寬不足3米的,路上有一種紅色螞蟻,偶爾會攻擊行人,使人受傷。
有人猜測,這群不速之客是外來入侵物種紅火蟻。據悉,被紅火蟻咬傷,嚴重的可以導緻休克。
這些螞蟻屬于什麼物種,來源于何處,是否會對人們工作生活造成影響?近日,有網友向長江日報反映上述疑問。10月17日至22日,長江日報記者兩次前往事發地展開調查。
村民遭紅色螞蟻咬傷
呼吸困難、多處紅腫被醫急救
蟻穴裡都是紅螞蟻和白色蟻卵。 記者楊濤 攝
蔡甸區玉賢街道前進村是48歲的王君從小生活的地方。今年9月6日,在前進村徐灣與唐灣交彙處寬約3米、長約百米的田間小路上,王君和往常一樣在田間勞作時,随手把遮陽的鬥笠取下放在地上。當天勞動結束後,王君拿起鬥笠戴在頭上,數百隻紅色螞蟻落在他身上,王君頓時感覺身上疼痛難忍。
螞蟻數量衆多,想全部抖落已經來不及,王君急中生智,縱身一躍,跳入田地旁的水塘中,這才将身上的螞蟻洗掉。
即便如此,王君仍呼吸困難,身上也出現多處紅腫,回到家後被送往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經過急救,身體才逐漸恢複健康。在他的病曆上,清晰寫明病情——螞蟻咬傷。
遇襲事件接連發生
村民去年才在田間第一次看到
王慶是王君的兒子,今年28歲。他也在相同的地方,被紅色螞蟻襲擊兩次,于9月26日、10月17日送醫治療。
10月17日上午,王慶來到布滿紅色螞蟻的田地上,魚塘需要排水,王慶在地面上蹲着架設管線。由于沒有穿上長筒雨靴做好防護,王慶蹲在地上僅10分鐘,突然身體内傳來火灼感,王慶知道自己又一次遭遇了紅色螞蟻的襲擊。
10月17日下午4時,長江日報記者看到,盡管事情過去了8小時,王慶的腰部依然有部分位置凸起。“這次好多了,沒有上次那樣難受。”王慶說的上次被襲發生在9月26日,那一次因為他因為一時不慎踩到紅色螞蟻的蟻穴内,結果受到螞蟻攻擊。
因為有了父親的搶救經曆,王慶兩次遭遇紅色螞蟻襲擊後均被送往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藥物注射治療,每次救治,治療費用均在2000元以上。
王君的印象中,紅色螞蟻去年在田間出現,此前并未見過,他注意到,這種紅色螞蟻的蟻穴最高可達60厘米。
專家初步判斷
紅色螞蟻與紅火蟻外形高度相似
村民網購殺滅螞蟻的藥。 記者楊濤 攝
在觀察螞蟻後,王慶和父親通過網絡搜尋,懷疑肇事的紅色螞蟻為紅火蟻,他們分兩批總計購買18袋防治紅火蟻的藥物。“還不知道效果如何,希望有關部門對我們進行指導。”王君表示。
10月17日,22日,長江日報記者兩次來到事發地,用殺蟲噴霧劑對肇事螞蟻進行噴灑,螞蟻在3分鐘内死亡。長江日報記者看到,在有紅色螞蟻的田間小路上,平均約5米一個蟻穴,蟻穴大小不等,其中較大的蟻穴為直徑0.4米左右,高約0.3米的圓台形。
長江日報記者檢索發現,農業農村部通過官方網站釋出過紅火蟻相關資料。紅火蟻與一般螞蟻外觀相近,但個體較大,兵蟻體長3-6毫米。紅火蟻原産地是南美洲,包括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國家。紅火蟻成熟蟻巢明顯壟起,以土壤堆成高10-30厘米、直徑30-50厘米的蟻丘。
蟻類專家、武漢白蟻防治所總工程師李晶艦和華中農業大學蟻類專家共同檢視紅色螞蟻照片後初步判斷,紅色螞蟻與紅火蟻外形高度相似。
2%的人對紅火蟻毒液有過敏反應
嚴重可緻休克
蟻穴裡疑似長着翅膀的蟻後。 記者楊濤 攝
專家介紹,紅火蟻一般喜歡在有陽光的園林綠地、農田田埂、荒地、草叢、垃圾堆、果園等地方築巢活動,在受到人類幹擾其活動時才叮咬傷人,特别是無意識觸及蟻巢的情況下容易被叮咬。在紅火蟻蟻巢周圍樹立警示牌、不主動破壞蟻巢、穿戴雨鞋等,可以減少被紅火蟻叮咬的機會。
紅火蟻破壞生态環境,損壞基礎設施,可危害供電裝置、電信裝置和堤壩等。
紅火蟻還會叮咬傷人,專家稱,大約有2%的人對紅火蟻毒液有過敏反應,過敏的人被叮咬後可能出現發熱現象,嚴重的可以導緻休克。是以出現過敏反應的被叮咬的人,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湖北此前未接出現紅火蟻報告
街道辦已聯合防疫部門介入
專家介紹,在中國,紅火蟻是入侵生物之一。此前,未接到在湖北省内出現紅火蟻的相關報告。
2018年6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區名錄》,紅火蟻在浙江、福建、重慶等11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布。
鏟除紅火蟻蟻巢,通常采用誘餌誘殺方法和藥劑灌巢的方法。目前,蔡甸區玉賢街道辦事處已經确認螞蟻傷人,同時聯合衛生防疫部門采集紅色螞蟻标本進行分析,紅色螞蟻從何而來,是否為紅火蟻,尚無法确認。
(應當事人要求,王君和王慶為化名)
【編輯:符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