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世人都知道李漢祥是"風月電影"的大師,但鮮為人知,他也被稱為"電影廠變色龍"。
"我拍的喜劇片,月亮,都是為了賣錢。
李漢祥說這話的時候,或許他并沒有想到,20多年以後,他的電影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影迷所認同。

<h1級"pgc-h-right-arrow">一個非凡的激進青年</h1>
李漢祥1926年4月18日出生于中國遼甯省晉溪縣,小時候飽受戰争折磨後,移居北平,國立北平藝術學院學習西洋畫。
在學習期間,激進化的李漢祥因多次參加學生運動而被學校開除。
一次偶然,他參演了話劇《花之花》,受到觀看演出的劇作家馬豔祥的贊賞,到上海市話劇學校學習。
同年出演電影《全城風雨》,從此進入電影界。
1949年,李漢祥加入長城公司擔任簽約演員,因為他的演技天賦,很快獲得了第17屆亞洲電影節的冠軍。
如果按照原來"演員"的發展路線,李漢祥肯定會成為著名的電影明星,但他不在這裡。
在拍攝期間,李漢祥還肩負着藝術界和廣告看闆畫,跟着王朝和陳一清學習剪輯。然後老師從嚴俊,但杜瑜,終于他慢慢地從一個演員變成了一個導演。
1955年,李漢祥為東亞電影公司執導了首部作品《雪紅》,受到于義夫的贊賞,并轉投邵逸夫,正式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
<h1級"pgc-h-arrow-right">二,與易福的冤情分開</h1>
1956年,大陸制片廠推出黃眉戲《天仙火柴》,受其啟發,李漢祥拍攝了《玉》、《江山美人》、《梁山波與朱英泰》等黃梅調音片。
電影上映後,票房成績令人印象深刻,影片的主角林黛、淩波、洛蒂也成為了當時的炙手可熱的女演員。
但蕭伯納雖然給了李漢祥機會,但在他的崛起中,蕭伯納并沒有珍惜,
當時,實行合同制,董事薪酬的配置設定也是實行薪酬制度,雖然李漢祥為公司賺了很多錢,但每月也隻拿到8000元港币的工資。
相比之下,邵逸夫花重金陶秦和嶽峰各自挖了出來,每部電影都能拿到2到3萬港币,這使得李漢香的心理差異非常大,再加上拍攝過程受到各種限制,李漢祥的深邃,最終決定離開邵逸夫。
1963年,李漢祥在國際電影産業有限公司老闆盧雲濤的支援下,來到台灣組建了自己的國聯電影公司。
然而,李漢祥的創業史并不順利......
1964年,陸雲堂在一次飛機失事中突然去世,導緻全國聯盟電影失去了最大的後盾。
1965年,李漢祥孤注一擲地想拍《西施》,但票房卻輸了,讓全國聯賽電影徹底破産。
李漢祥不得不回到香港,但讓李漢祥沒想到,此時,蕭漢祥的逸夫沒有考慮到過去,主動找門求院。
這兩個人正在重建...
說亦福有人的能力也不錯,說李漢祥可以彎腰伸出雙手,其實是因為邵氏成立以來最大的生存危機——
其首席執行官餘文懷也對薪酬制度不滿,挖走賀冠昌等幾位将離職組建嘉裕電影公司。
再加上易福的眼光,錯過了李小龍,讓他與嘉裕簽約,從《唐山老大哥》到《龍河相望》,創下了香港曆史票房紀錄。
這時,李漢祥的回歸,無疑為邵氏注入了信心。
這一次,李漢祥與邵逸夫的合作持續了12年,李漢祥為邵逸夫執導了30多部電影,其中20多部是風月片。
比如《大軍閥》、《風月姬譚》、《北國》等等,當然,這些電影也給岸邊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h1級"pgc-h-arrow-right">iii,zhi不是"風月"</h1>
正如李漢祥所說,"我拍那些喜劇片,風月電影,隻是為了賣錢"
而作為導演,真正讓他陶醉的是"曆史"。
1975年和1976年,李漢祥拍了兩部曆史片《傾銷中國城》和《台灣之血》,影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為李漢祥去大陸拍攝創造了機會。
1983年,在大陸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援下,李漢祥拍了兩部經典曆史電影《火圓明園》和《用帷幕聽政治》。這部電影不僅拿下了2746萬港元的票房,也讓嶄露頭角的梁家輝成為香港金像獎曆史上最年輕的電影人。
李漢祥之後,傾注了巨力準備拍攝以"末代皇帝"為主題的易易人生經曆,但一再未能獲得大陸的認可,後來才知道原作是與意大利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一起打題材,而另一邊則是他獲得認可的第一步。
他不得不退後一步,要求第二名,梁家輝聯合制作了電影《愛上新格雷羅·易的後半生》——《火龍》。
1989年,他拍攝了《惡魔一代之後》,完成了自己《西部女王》三部曲的最後一首歌(香港名字"西部女王",劇情不一樣)。
從此他從内地回到香港,領略那些野心,重拾風月電影,此時的李漢祥,雖然有上千種想法,但無助的晚年已經高漲。
1996年,應好友劉曉清的邀請,李漢祥回到内地拍攝電視劇《燒房宮》,不幸的是,李漢祥因拍攝期間過度勞累,在70歲時因心髒病發作去世。
這也讓他拍了劉曉清,一直放不下手,每想一想,後悔不宜邀請他去大陸拍戲。
但李漢祥,一個把一生都奉獻給藝術創作的導演,其實就是他的生命!
回顧自己的一生,創作"灑",無論是細膩柔和的"風月片",薄軍的"喜劇片",還是宏偉的深邃"曆史片",他都能相信。
香港風月電影,沒有他,就會失去一半的色彩,沒有他的香港曆史電影,就會失去一半的深度。
相比現在的香港導演,恐怕很難找到,李漢祥這樣的大師級痕迹......
溫/皮皮 電影剪輯:熱血丹心
© 原創文章 版權:皮皮影業
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