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家計劃把維基百科寫入蘋果樹DNA中

科學家計劃把維基百科寫入蘋果樹DNA中

摘要:美國一位生物藝術家(很造的稱謂,有木有)将線上維基百科前5萬頁内容編碼成dna後注入4000年前蘋果樹中。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基因實驗室的喬伊-戴維斯(joe davis)設計一種數學公式,将資料層添加至dna中。目前,他計劃将一個譯碼版線上維基百科添加在4000年前蘋果樹dna中,這将培育出最接近《聖經》中的禁果。

戴維斯培育的禁果命名為“馬呂斯教堂(malus ecclesia)”,malus是拉丁語蘋果的意思,意味着這是“魔鬼蘋果樹”, ecclesia是拉丁語中教堂的意思,具有一些宗教色彩,同時這是戴維斯實驗室的名稱。

今年63歲的戴維斯和同僚們對4000年前蘋果樹的根莖和樹葉進行深入研究,意識到可以進行這項研究工作,他說:“我提出一種方法不僅将資訊層放置在基因結構中,還能以多層形式大量添加,就像頭巾娃娃一樣。”

每個dna分子具有3頁維基百科資訊資料,這是因為dna可以由3個不同數字來表達,一個數字是dna自身,蛋白質轉換成為另一個數字,還有一個多餘的密碼子。

戴維斯稱,他希望培育出“誘惑魔鬼”的水果。由于維基百科具有龐大的資訊量,他和研究小組僅選擇性地譯碼線上維基百科前5萬頁資訊資料,這是使用者經常通路的50%内容。

這些資料相當于350mb,戴維斯指出,禁果基因像是一個7.5億個字母構成的書籍,由四個dna字母構成——a,t,c 和g。這些字母使用一種數學代碼翻譯成文字,類似于機械莫爾斯代碼和速記精簡字法。

一旦編碼成功,這些字母将由細菌“編入”蘋果之中,經過細菌壁植入基因組,通過在dna間隙輸入這些資訊,戴維斯表示不會影響蘋果的口味和紋理。據悉,戴維斯之前使用相同的方法将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編碼在一隻蒼蠅的基因中。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05-29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