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人,作為球隊替補陣容的首要角色,往往因遊離于主力名單之外而備受忽視,但事實上,傑出的第六人往往是一段輝煌背後的有力支撐。
單純用比賽的技術統計來衡量第六人的價值往往有失偏頗。需要強調的是,優秀的第六人絕非隊中的第六号人物,而是一個由于諸多原因有必要雪藏于先發陣容之外的關鍵角色。當主教練選擇一位球員在隊中扮演第六人角色時,往往會參考該球員球風氣質、技術特點、心理素質,與主力陣容的相容性等多方面因素。普天之下,糟糕的第六人往往都是一樣的,而偉大的第六人人則各有各的妙用。根據以上因素,第六人中出類拔萃者大概可以分為微波爐型、隐性核心型、犧牲品型等三類。

微波爐型球員,顧名思義,即随時上場都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内找到狀态,用出色的個人攻防能力,在左右賽場形勢或控制比賽節奏上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一名微波爐行的第六人,可以在身體素質或個人技術方面存在一定欠缺,無法勝任首發,但至關重要的是,球員必須在進攻或防守上有遠遠優于普通球員的一技之長,并屬于易于亢奮的神經類型。在nba湧現的絕佳第六人中,國王隊的鮑比傑克遜、小牛隊的範埃克塞爾、公牛隊的本戈登均屬此類。02-03賽季,小牛與國王之是以一躍成為聯盟内最具觀賞性的攻勢球隊,除受兩隊主帥的戰術、靈魂球員的球風影響之外,範埃克塞爾與鮑比傑克遜的最佳第六人之争也成為一大亮點。在該賽季之初,國王隊主力控衛畢比因傷缺陣,鮑比傑克遜是以作為首發球員出賽26場。雖然在組織進攻方面較畢比略遜一籌,但場均砍下20.2分,迸發出驚人的進攻能力。最終在該年度的最佳第六人評選中,傑克遜以絕對優勢當選,成為國王曆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球員。而在整個聯盟曆史上,傑克遜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控球後衛。
傑克遜獲獎資訊公布時,适值季後賽之初,同為控球後衛的小牛隊第六人範埃克塞爾為此陷入妒忌之中。于是,這位et狂人在西部半決賽對陣國王時打出令人歎為觀止的狂熱攻勢,甚至令球隊原本的三叉戟黯然失色。當小牛晉級之後,老尼爾森笑容可掬之說:“我認為擁有範埃克塞爾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當比賽看似無望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名球員而不是教練,挺身而出率領球隊回到正軌,并堅定邁出下一步。”
然而賽季結束之後。小牛為換取賈米森還是将et送到了金州。
無獨有偶,曾經公牛隊的超級第六人本戈登也難在母隊善終。他在新秀賽季就破紀錄地獲得了最佳第六人,是公牛闆凳席上的第一殺手,并在09年季後賽首輪,與雷阿倫一起奉獻了最波瀾壯闊的七場大戰。但該夏去改換門庭,簽約活塞,生涯也就此一蹶不振。
而最近十年,最為瘋狂的第六人則要屬于克勞福德和路易斯威廉姆斯,兩人均三次獲得最佳第六人獎項。克勞福德在老鷹隊和快船隊時是球隊的重要輸出點,變向過人是他的一大法寶;
路威則在快船達到生涯頂峰,長于投射。他從闆凳上站起主導球隊火力,也為自己赢得了“路爹”的稱号。
為確定球隊在這場比賽中呈現出持續穩定的競争力,作為主教練往往會刻意将某位個人技術及上司才華都很傑出的重量級球員置于替補陣容當中。
如果使用恰當,這種雪藏核心球員政策,一般可以起到以下三種良好效果:一.适當縮短上場時間,可以節省該球員體力,進而提高場上效率;二.比賽之初或非關鍵時刻,該球員可以在場下靜觀其變,聽取主教練旨意,以求登場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所謂旁觀者清;三.在先發球員大半處于喘息狀态時,該球員可在場上統領替補球員集團作戰,避免場上陣容出現短暫性休克。曆史證明,能夠成功地實施上述政策的球隊,往往戰功顯赫,但事實上,将明星級球員雪藏于闆凳并非易事。即使在二三流球員間,先發位置的名分之争都司空見慣,何況大腕?球星屈尊第六人情形雖多,但真能淡泊名利,為團隊榮譽而自我犧牲的成功者,實屬罕見。
若評選nba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第六人,非麥克海爾和吉諾比利莫屬。自1980年選秀大會上被凱爾特人隊以三号簽抽中之後,麥克海爾将自己的13年職業生涯全部獻給母隊。作為nba曆史上最傑出的白人前鋒之一,他的絕佳籃闆能力和極高的投籃命中率令無數對手望塵莫及。麥克海爾曾7次當選nba全明星球員,6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或第二防守陣容,3次随隊獲得總冠軍。1993年,當麥克海爾從凱爾特人隊退役時,他的總得分和籃闆球在這支王朝球隊的曆史上分列第四和第六位。而關于麥克海爾的個人傳奇,最令人震驚的部分或許:在職業生涯參加的全部971場比賽中,有571場都是作為替補身份出場。在nba50巨星當中,這是絕無僅有的另類。
最佳第六人獎項于82-83賽季開始設立,由體育記者和電視評論員投票産生,旨在獎勵nba中表現最佳的替補球員。最終76人隊的鮑比瓊斯成為曆史上的首位最佳第六人,而到了83-84賽季,麥克海爾終于獲此殊榮。此時,麥克海爾雖然仍未替補,但實際上他與拉裡伯德、羅伯特帕裡什已經并肩成為綠衫軍鐵三角。該賽季,麥克海爾打滿82場正常賽場,場均砍下18.4分、7.4個籃闆球,并在對活塞的比賽中獨取56分,創下個人職業生涯紀錄。
在以凱爾特人、湖人稱雄為标志的80年代之後,個人主義在nba空前泛濫,加之不同等級球員工資差距的日益拉大,願為球隊整體而犧牲個人資料的明星球員越來越少,至于為顧全大局而甘坐闆凳的大牌第六人更是鳳毛麟角。但是,吉諾比利當屬例外。
素有“歐洲喬丹”之稱的吉諾比利在02-03賽季加盟馬刺時,以第六人身份登場。但讓波維奇倍感驚喜的是,天賦絕佳的吉諾比利事實上可以兼任斯蒂芬傑克遜和帕克三人的替補,内突外投的得分能力、開闊的視野、迅即的妙傳令他可以在1至2号位間遊刃有餘。更加難得的是,吉諾比利的防守意識在國際學員中實屬罕見,正是技術的全面性讓吉諾比利赢得球隊信任,并在2003年季後賽中脫穎而出,為球隊奪冠立下汗馬功勞。
之後妖刀一直是馬刺隊的第六人角色的主要人選(有個别賽季出任先發場次較多),15年來,兢兢業業,未曾抱怨。gdp組合的穩定和強大,也成為了球迷口中的佳話。
08-09賽季的湖人陣容空前強大,加索爾、拜納姆、奧多姆三高一字排開,是所有球隊的内線夢魇。但菲爾傑克遜卻别出心裁地将奧多姆放到替補席上,把阿裡紮提到先發,意欲讓前者的全能身手帶動替補席。這一變通取得了成功,阿裡紮在3号位上防守、空切樣樣精通且不占球權,奧多姆在替補上場時也能迅速進入狀态,為球隊做出貢獻,湖人也在那個賽季獲得總冠軍。
當然,我們還不能忘記nba之外的帕帕洛卡斯,希臘人是2005年歐洲杯冠軍兼mvp,曾被稱為“nba以外最強的組織後衛”。2006年世錦賽上讓我們認識了這位歐洲之王,半決賽中,帕帕盧卡斯貢獻出希臘隊最高的12助攻率領希臘擊敗美國,讓志在奪冠的“夢七”功敗垂成。年事已高的西奧多羅斯·帕帕盧卡斯,跳出了希臘隊的首發陣容。雖然是替補,可卻是希臘隊最重要的替補,甚至比主力還重要。北京奧運會落選賽中,帕帕盧卡斯平均出場接近23分鐘,在全隊排在第四位。
曆年選秀、球員交易、自由球員簽約等人事變動難免造成某一球隊内部主要球員的位置重疊,是以屈尊闆凳的案例便屢見不鮮。
此類型第六人中最為典型的案例莫過于公牛時代的庫科奇以及03-04賽季小牛隊的賈米森。盡管上述兩人分别于1996年和2004年榮膺最佳第六人,但他們與麥克海爾、吉諾比利等球員的根本差別在于他們打心眼裡“厭煩”這份工作。而所謂最佳第六人就像聯盟向其頒發的安慰獎,但事實上,這樣容易對他們而言,更像諷刺。
當賈米森剛被老尼爾森費盡心機從金州挖到小牛時,記者問及最多的問題是在諾維斯基的球隊是否會對失去老大位置感到别扭。但所有人做夢都不會想到,老尼爾森手下的賈米森隻被派做闆凳小隊長。賈米森對此無奈透頂,他隻能自我安慰說:“坐在闆凳上的感覺很特别,四年半以來,我還沒這麼長時間做替補。”
最終賈米森在場均不足30分鐘的上場時間裡拿下14.5分,并且是小牛隊當賽季投籃命中率最高的球員。但賽季結束後,他還是被球隊送到奇才,換來另一位得分機器斯塔克豪斯。
而在公牛的第二個三連冠時期,庫科奇大多時候隻能作為球隊鋒線的首席替補。95-96賽季,公牛隊所向披靡,最終創下正常賽72勝10負和主場44連勝的空前記錄。在季後賽中,公牛隊先後将熱隊、尼克斯、魔術隊和西部的超音速隊斬落馬下,以季後賽在15勝3負的豪績奪冠。該賽季,喬丹先後将全明星賽mvp、正常賽mvp、總決賽mvp等榮譽盡收囊中,而庫科奇作為成就這一系列傳奇的關鍵球員,也拿到最佳第六人頭銜。1998年總決賽第五場,恐怕是庫科奇整個籃球生涯中最輝煌的一場比賽。是役,在皮蓬狀态低迷的情況下,庫科奇與喬丹并肩作戰,他在第一節便砍下13分,最終拿下30分、6個籃闆,力助球隊獲勝。但不可否認,公牛王朝無情地埋沒了庫科奇巅峰時期的賽場才華,喬丹的強大也令這位三度榮膺歐洲聯賽mvp的傳奇球星黯然失色。
事實上,在公牛王朝解體數年之後,喬丹在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個賽季也飽嘗第六人之苦。由于在01-02賽季中途受傷,直接影響到球隊戰績,故喬丹在02-03賽季開始前便宣布為節省體力,避免傷病,并為年輕人提供更大空間,将以第六人身份出戰。賽季之初,喬丹的第六人政策效果顯著,球隊戰績飙升,但對為得分和榮譽而生的喬丹來說,他根本無法長期忍受坐闆凳的感覺。最終,喬丹不僅要回了自己的首發位置,并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場上領袖地位。随着一切變故的發生,喬丹骨子裡無法遏制的個人英雄主義重新膨脹。但畢竟,彼時的喬丹已經40歲,其獨斷獨行的代價隻能是季後賽希望的破滅,球隊的沉淪。由此可見,并非一個偉大的球員就可以勝任第六人之職。與出類拔萃的個人能力相比,第六人作為一個略具悲劇色彩的角色,需要的更是一種隐忍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