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齋:道士遊覽壯麗景色,遇到鬼魂争論:做鬼好還是做人好?

作者:名著茶話會

清朝初年,湖南有個道士叫王昆霞,年少時便向往天下壯麗的河山,最喜歡四處雲遊。

有一年,王昆霞雲遊到了湖南嘉禾境内。時節正值新秋,在龍潭附近的一個大水庫旁邊散步,眼前美景山清水秀,水庫一望無垠,恍似一個大湖,湖光山色輝映之下,令王昆霞如癡如醉。

聊齋:道士遊覽壯麗景色,遇到鬼魂争論:做鬼好還是做人好?

由于沉醉在美景之中,王昆霞漸行漸遠而不自覺,最後竟然遠離了人群,待到發覺時已經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了。

眼見即将過午,琢磨着去哪裡找個地方吃中午飯,剛好看到山腳路旁有一座廢棄的大宅子,隻見院牆綿延,舊主人分明是官宦人家。

王昆霞叩門而入,隻見院裡老樹森森,蒿草叢生,根本沒有人打理的痕迹。于是便信步閑遊,走得累了,就在一個亭子上打起了瞌睡。

聊齋:道士遊覽壯麗景色,遇到鬼魂争論:做鬼好還是做人好?

朦胧中,忽然看到一個人走進亭子,最後站在自己面前行禮。

王昆霞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人,見他穿着古色古香的衣服,根本不是當時流行的服飾。王昆霞也算見多識廣,發現很像是前朝的衣冠格式。心裡一頓,便知道眼前的人不是凡人,很大可能是什麼鬼魂野仙之類。

隻見陌生人長揖到地,說這麼荒野山林之地,很少有貴客光臨,今天何其幸運見到您的大駕,真是蓬荜生輝。希望您不要害怕,更不要以為我是什麼山鬼山魈,我雖然不是人類,但絕無害你之心。

聊齋:道士遊覽壯麗景色,遇到鬼魂争論:做鬼好還是做人好?

王昆霞更加确定眼前的人是個鬼魂了,便問了他一些從哪裡來,家在何處之類的話。

陌生人倒也很誠實,毫不隐瞞自己的籍貫。說自己是耒陽人,名叫張庭,元朝至正年間人氏,因為家遭不幸流寓到嘉禾這裡,一些年後郁郁而終。

由于故土是一個傷心地,更因為喜歡嘉禾龍潭當地的風土人情,心裡也不再有什麼落葉歸根的想法,就埋葬在自己的園林裡。

自己死後,園林至今已經換了十幾個主人,但沒有一個讓我佩服的人,導緻我一直羁絆在這裡,沒有去轉世投胎。

聊齋:道士遊覽壯麗景色,遇到鬼魂争論:做鬼好還是做人好?

王昆霞見眼前人談吐風雅,即使明知是鬼也沒有了害怕之意,便繼續和他聊天。說凡是人都貪生怕死,為什麼你反而把做鬼當成一種樂趣呢?

張庭倒也爽快,見王昆霞這麼問,便說生死雖然陌路,但人死之後靈性其實是沒有變化的。一個人死後,他生前的境界也不會發生變化,就像我生前喜歡美景,現在也依然留戀秀麗山川。

有的人喜歡登高吟詠,這是人間的風雅人士,但陰間何嘗不也有風雅的鬼魂?

可以說,鬼魂并沒有不如人的地方,更何況,一些幽深險峻的地方,凡人隻能望洋興歎,而鬼魂卻能輕松到達。這麼看來,做鬼比做人要更多機會領略到壯麗清絕的壯麗景色,人無法看到,鬼魂卻能夜夜欣賞。

聊齋:道士遊覽壯麗景色,遇到鬼魂争論:做鬼好還是做人好?

再說了,人不如鬼魂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人總是怕死,還有很多欲望,導緻其心中總是被利祿功名所煩惱,美貌的佳人又讓人難舍難分。

一旦到了大限之日,所有都煙消雲散,唯有心中那份挂念無法掩蓋,進而導緻怨忿難平。

而鬼魂則完全沒有這些煩惱,真正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世間美景,再也不受風霜雪雨、行役羁旅的困頓,相比起來,鬼魂就更加逍遙自在了。

聊齋:道士遊覽壯麗景色,遇到鬼魂争論:做鬼好還是做人好?

張庭繼續說道,自己生前飽讀詩書,但總是考取不到功名,現在看來,求生和求官完全是一樣的,都是天命注定。如果心中沒有了那份執念和貪求,神仙也奈何不了你。這不正是做鬼魂的樂趣嗎?

說完這些,張庭朗聲長吟了兩句:

殘照下空山,溟色蒼然合。

這兩句詩聽在王昆霞耳裡,恍如天籁。不由得拍掌叫好,心裡很想和詠後兩句以成為一首詩。

聊齋:道士遊覽壯麗景色,遇到鬼魂争論:做鬼好還是做人好?

剛剛想到“黃葉”兩個字,突然牆外傳來一陣聲音,王昆霞豁然而醒,隻見紅日偏西,眼前依舊是空落落的院子,哪裡有半個人影?走出門一看,原來是遠處的湖面上船老大在吆喝而已。

怎麼寫古詩?詩詞格律技巧 ¥38 購買

看到這裡,多才多藝的您,何不試着把這首詩續寫完成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大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