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營銷大資料實操七步走

對很多企業來說,大資料的概念已不陌生,但如何在營銷中應用大資料仍是說易行難。其實,作為大資料最先落地也最先展現出價值的應用領域,網絡營銷的資料化之路已有成熟的經驗及操作模式。

一、擷取全網使用者資料

二、讓資料看得懂

采集來的原始資料難以懂讀,是以還需要進行集中化、結構化、标準化處理,讓“天書”變成看得懂的資訊。

這個過程中,需要建立、應用各類“庫”,如行業知識庫(包括産品知識庫、關鍵詞庫、域名知識庫、内容知識庫);基于“資料格式化處理庫”衍生出來的底層庫(使用者行為庫、URL标簽庫);中層庫(使用者标簽庫、流量統計、輿情評估);使用者共性庫等。

通過多元的使用者标簽識别使用者的基本屬性特征、偏好、興趣特征和商業價值特征。

三、分析使用者特征及偏好

将第一方标簽與第三方标簽相結合,按不同的評估次元和模型算法,通過聚類方式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使用者劃分成不同屬性的使用者族群,對使用者的靜态資訊(性别、年齡、職業、學曆、關聯人群、生活習性等)、動态資訊(資訊偏好、娛樂偏好、健康狀況、商品偏好等)、實時資訊(地理位置、相關事件、相關服務、相關消費、相關動作)分别描述,形成網站使用者分群畫像系統。

四、制定管道和創意政策

根據對目标群體的特征測量和分析結果,在營銷計劃實施前,對營銷投放政策進行評估和優化。如選擇更适合的使用者群體,比對适當的媒體,制定成本效益及效率更高的管道組合,根據使用者特征制定内容政策,進而提高目标使用者人群的轉化率。

五、提升營銷效率

在投放過程中,仍需不斷回收、分析資料,并利用統計系統對不同管道的類型、時段、地域、位置等價值進行分析,對使用者轉化率的貢獻程度進行評估,在營銷過程中進行實時政策調整。

對管道依存關系進行分析:分析推廣管道的構成類型與網站頻道、欄目的關聯程度(路徑圖形化+表格展示);

對流量來源進行分析:分析網站各種推廣管道類型的對網站流量的貢獻程度;

對使用者特征及使用者轉化進行分析:分析各個類型的推廣管道所帶來的使用者特征、各推廣管道類型轉化效率、效果和ROI。

六、營銷效果評估、管理

利用管道管理和宣傳制作工具,利用資料進行可視化的品牌宣傳、事件傳播和産品,制作資料圖形化工具,自動生成特定的市場宣傳報告,對特定宣傳目的報告進行管理。

七、建立精準投放系統

對于有意領先精準營銷的企業來說,則可更進一步,整合内部資料資源,補充第三方站外資料資源,進而建立廣告精準投放系統,對營銷全程進行精細管理。

Via:大資料文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