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說了東西方三位大文豪,同一年出生(1899年),同獲諾貝爾獎青睐,且都選擇了自殺哪三位大文豪同年出生,同獲諾貝爾獎青睐,且都選擇了自殺,今天再來說說另一個詭異的年份——1940年。
1940年,同樣出生了三位經曆相似的超級大名人:中國的雷鋒,美籍華裔的李小龍,英國的約翰·列侬。

建國後的半個世紀,中國湧現出了無數偶像、榜樣,像王進喜、陳永貴、焦裕祿、張海迪、賴甯等等,但其中最有名的偶像、最偉大的榜樣,無疑要數雷鋒了。
這個原本普普通通的戰士,既沒有偉大的軍功,也沒有顯赫的軍銜,就靠着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卻成了新中國最偉大的榜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
而跟他同年出生的李小龍,卻選擇了另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用國術和電影,創下了燦爛輝煌、永不熄滅的經典形象,更将中國功夫牢牢地打入了全世界人的心裡。
如果要在電影界選擇一個最能代表中國人的明星,即使李小龍早已逝去多年,但仍然沒有人敢在他面前站出來。我們都把成龍、李連傑、周星馳當做我們的偶像,而他們卻把李小龍當做他們的偶像。李小龍這個名字,早已成了一個神話,一種象征。
遠在英國,這一年同樣出生了一位光耀千秋的超級偶像——約翰·列侬。
這位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代表人物,以及他的披頭士樂隊,曆史上第一次将全世界的人們帶入了一種瘋狂的境界。在音樂的世界,他就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當他去世時,西方所有的電視台、廣播電台都停止播音十分鐘,以示默哀,連《時代周刊》都以“音樂之死”作為封面标題。這種最高的禮遇,隻有約翰·列侬得到過。
看來,上帝真是對1940年太過寵愛了,竟然一下子派下來三位光芒萬丈的超級偶像,同時照亮了東西方世界。他們的出現,似乎就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的。
不過,上帝也并沒有那麼慷慨,當他發現這個“錯誤”的時候,又忙不疊地收了回去。
這就是三位超級偶像的另外一個相似之處——都在最好的年齡、最輝煌的時候死于非命。
1962年8月15日,雷鋒和助手喬安山在倒車的時候,意外地被晾衣杆砸中太陽穴,不幸去世,年僅22歲。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女明星丁佩的家中意外猝死,年僅33歲。關于李小龍的意外猝死,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1980年12月8日,約翰·列侬在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狂熱的歌迷開槍打死,年僅40歲。據說,這個歌迷第二天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三個人皆死于非命,且都是無法解釋的意外,隻能說是上帝的安排了。
“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這個世界上也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三個人,生前光芒萬丈,死後很多年仍然被人無數次地提起,每一次提起,都飽含着無限的崇敬與惋惜。
另外,除了這三位大神級的精神偶像,1940年還出生過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籍華裔作家高行健、南非大作家庫切,還有足壇史上威望與搞笑并重的大嘴貝利、好萊塢永遠的演技之神阿爾·帕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