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鵝的蛻變

作者:溪雲影視廳

年少成名的娜塔莉·波特曼是導演們的寵兒。她先後參加《盜火線》、《愛情尤物》等電影的演出。

18歲時,更是參演了《星球大戰前傳1》。但對娜塔莉·波特曼來說,18歲這年最大的事是她被錄取成為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的大學生。

之前很火的電影《社交網絡》中有這樣一段台詞:“哈佛出了19個諾貝爾獎得主,15個普利策獎得主,2個未來的奧運選手,還有1個電影明星”。這個電影明星就是娜塔莉·波特曼。

剛進哈佛,娜塔莉·波特曼連駕照都沒有,盡管明星的身份在同學當中偶爾也引起過矚目,但那裡是哈佛,所有的關注都沒有越過禮貌的界限。娜塔莉·波特曼:“我所有的同學都有各種各樣的成就,奧林匹克運動、音樂、詩歌,大家都才華橫溢。我稍有不同之處隻不過是我的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媒體關注罷了。”

在哈佛期間,娜塔莉·波特曼很少接演影片,在她看來,學業遠比拍電影重要,“我不在乎讀什麼大學是否會斷送我的職業生涯,比起當電影明星,我更希望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人們總是擔心浮華的娛樂業會毀掉一個又一個天真可愛的童星,類似報道從未停止過對娜塔莉·波特曼的擔心。實際上,娜塔莉·波特曼還是原來的那個女孩,盡管“星戰”為她帶來高額的收入,但她把金錢事物都交由父母代管,她幾乎不買奢侈品,皮夾子裡永遠帶着家人、朋友和同學的照片,她一直将親情和友情放在第一位,金錢和名利對她似乎不具備太強的吸引力。在哈佛5年後,娜塔莉·波特曼順利拿到了畢業證書。

有時候,蟄伏是為了更高的騰飛。

終于,在2005年的《V字仇殺隊》一片中,猶如重生的娜塔莉·波特曼出現在觀衆眼前。

娜塔莉·波特曼在其中扮演被V拯救的少女,不僅要學習英國口音,還上演了一幕令人震驚的剃頭戲。她哭泣着直視着鏡頭,金色的頭發被毫不留情地推掉,一種莫名的、對暴力的恐懼從她的眼神裡流傳出來,而這個鏡頭甚至被視為是她從童星成長為明星的蛻變儀式:那些童真和稚氣終于被銷毀了,一位真正演技派的女星由此誕生。

然而,她并不滿足于僅僅扮演壞女孩,她深知自己外表和内心之間的張力,她更希望把這種張力化作為一部能真正代表自己的作品。

于是,《黑天鵝》應運而生。在這部電影中,娜塔莉·波特曼一舉粉碎了過去給人留下的高貴的白天鵝印象,飾演的是一位因為瘋狂投入《天鵝湖》的演出而把自己逼到精神崩潰的芭蕾舞女演員妮娜。

為了這部影片,娜塔莉·波特曼付出了一切,“除了訓練,我也要按照要求嚴格規定飲食,導演甚至不允許我出門,整個拍攝期間不讓我見朋友,最終是真的墜入了妮娜的生活方式,與世隔絕,凄厲而慘烈。”

付出定有回報。憑借《黑天鵝》的出色演出,娜塔莉·波特曼赢得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兩項大獎。特别要提到的是還有一個意外收獲,那就是她的丈夫本傑明。

本傑明在《黑天鵝》中飾演跟妮娜搭檔跳舞的那位王子,同時,他也是該片的編舞指導。

于是,就這麼跳着跳着,“王子”和“公主”相愛了。

如今,娜塔莉·波特曼早已為人妻,為人母,幸福美滿地步入人生的黃金年華,但她對于自己藝術要求卻從未改變,就像她在《黑天鵝》片尾高潮的那句台詞:

完美……,這才是我要的完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