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國代表團出征東京殘奧會的日子。
新聞說,這次出征由張海迪率隊,中國代表團總人數為437人,其中運動員251人,年齡最大的56歲,最小的16歲,代表團将于8月19日起分4批赴東京參加殘奧會。

奧運會的餘溫仍在,殘奧會也即将啟幕。有多少人在期待這251位運動員的比賽呢?反正我在期待,而且是完全不亞于奧運會的那種期待。
就像是今年夏天大家因為奧運會記住了劉翔之後的新一代亞洲飛人蘇炳添一樣,那些經曆過2008年北京殘奧會的觀衆們絕對不會忘記,在跑道上,曾經飛馳過一位名叫蘇桦偉的中國香港殘奧會短跑運動員,他奪下了2008年殘奧會中國主場的第一塊金牌。
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之前,蘇桦偉就早已經參加過三屆殘奧會,每一次,都有金牌入手,他是一代人心中的香港傳奇。
蘇桦偉因為超凡的奔跑天賦,被大家稱為“中國阿甘”“神奇小子”。
劉德華、古天樂等着諸多明星也都關注着他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起跑。
劉德華讓他進入自己公司做文員,解決他訓練比賽之外的生活之憂。甚至2008年北京殘奧會一場比賽屈居銅牌之後,劉德華在終點等待着給他一個擁抱。
古天樂把蘇桦偉的故事講給了吳君如,于是這個故事很快在吳君如心中生根發芽。她決心監制并主演一部蘇桦偉的奔跑傳記片。
很快,蘇桦偉的故事終于又被搬上了銀幕,在9月4日即将上映的這部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裡,我們走進了“中國阿甘”的世界。
故事和蘇桦偉的人生一樣,從1981年開始。
蘇桦偉從小就被确診先天疾病,肌肉控制力差、平衡性差、無法行走,但是母親從未放棄過這個兒子,一路照顧、鞭策、訓練,為兒子耗盡心血。
影片裡,飾演蘇桦偉媽媽的是演員吳君如,她的表演充滿了中國媽媽的柔韌、堅強。
為了讓年幼的蘇桦偉學會走路,她狠心把兒子放在工廠加工的傳送帶上,目光中帶着激勵、不忍,逐漸地,傳送帶與加工口的距離越來越短,蘇媽的眼中已經噙着眼淚帶上了絕望。
這是一個緩緩地從希望到絕望再到崩潰的過程。
而随着傳送帶停止,吳君如擡起頭,臉上還帶着五味雜陳的淚水,卻倏然換作了将驚詫、欣慰、喜悅的微笑,眼淚來得更洶湧了。
——兒子扶着圍欄站起來了!
短短一分鐘,一個母親的希望、期待、絕望、驚訝、幸福,全都濃縮在吳君如的笑淚之中。
像這樣動情細膩的表演,整部影片中俯拾皆是。
吳君如飾演的蘇媽,讓我們想到《歲月神偷》裡念叨着“一步佳,一步難”的羅媽媽,同是柔韌堅強的中國女性,任由歲月更替,仍舊專心于一人一事,身上帶着歲月難以磨滅的堅忍。
吳君如在《歲月神偷》裡飾演羅媽媽
坦白講,剛看到片名的時候,會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要特意強調出“媽媽的”這三個字?
但是看見蘇媽對蘇桦偉的全心培養,我忽然意識到,在蘇桦偉的故事裡,“媽媽”必不可少,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蘇媽的堅持,蘇桦偉的人生又會是怎樣一副模樣。
這當然是一個偉大母親傾盡全力培養出神奇小子的故事。
“望媽媽,set go!”是蘇媽的名言,每一次訓練、每一場比賽,蘇媽的目光都緊緊跟随着兒子的身影。
但這也是一個勇敢面對一切的英雄少年的故事。一個從小患病無法行走的兒童,最終卻成為了跑道上的王者。
從1996年到2008年,蘇桦偉參加了四屆殘奧會,獲得6金3銀3銅的驚人戰績,時至今日,他仍然是男子100、200米t36級殘障人士世界紀錄保持者。
“我知道我起步慢,但這就是我為什麼要繼續去沖、繼續去追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樣,我就是要從後面追上去!”
這是現實中和片中的蘇桦偉都說過的一句話。
一個輸在起跑線上的人,還有什麼比他的逆風翻盤、後來居上更讓人熱血沸騰的呢?
片中的蘇桦偉由三位演員分别飾演童年、少年、青年時期。
幼年時,蘇桦偉伏在母親背上跟着媽媽去工廠打工。
少年時,蘇媽帶他去運動隊報名跑步,雖然年齡不足,但他卻用實力打動了運動隊教練,進入訓練梯隊。
少年時代的奔跑靠的是滿腔熱血地向前奔,當他困惑“我為什麼要跑步”的時候,蘇媽一句“媽媽在終點望着你”就能讓他抛開一切雜念,向着終點狂奔。
心中隻抱定一個信念,跑快一點,再快一點!
長大以後,青年時代的蘇桦偉,他的奔跑變成一種熱愛,漸漸從“我為什麼要跑步”變成了“我隻是熱愛跑步,我隻是想跑步”。
這是一個人慢慢找到方向的過程。哪怕是冠軍,他也有生活的煩惱和憂愁,而又因為身體上的缺陷,他的煩憂甚至比普通人更多。
但這一切,都抵不過第一個沖線的刹那,向着全場舉起手臂豎起食指宣告自己是第一名的刹那。
無數次與火車賽跑,無數次在深夜訓練。
片中扮演蘇桦偉的三位演員傳神的表演和奔跑讓我們一次次回到1996年亞特蘭大殘奧會、2000年悉尼殘奧會、2004年雅典殘奧會、2008年北京殘奧會的現場。
一遍遍見證蘇桦偉在賽道上第一個沖過終點的瞬間。
真實故事的力量與演員們的細膩表演疊加,實作了雙倍的情緒感召力。看到最後,我們已經分不清是媽媽成就了神奇小子,還是神奇小子為媽媽帶去了無限的榮光。
無論在賽場上還是電影裡,媽媽都是蘇桦偉跑道的終點。
就像那句“望媽媽,set go!”一樣,母親是每個孩子奔跑的永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