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裂變時間!催化媒體!4D列印未來将改變商業生态

當 3d 還在路上,很多人還對其持觀望态度,盡管業内異常熱鬧,有種欲改變制造業模式的态勢,但進入生活應用似乎還需要一些時間。而科技的新技術發展總是以超乎我們預見的速度發展,正如智能穿戴在一夜之間從科幻片中走出并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中,4d 列印也是如此,在我們還沒有預見的時候一夜之間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裂變時間!催化媒體!4D列印未來将改變商業生态

而關于 4d 我們需要一些基本的了解,在我們最為熟知的概念中普遍認知是 2d,也就是在平面上列印,比如列印個文檔、檔案、圖紙、照片之類,也就是 x、y 的構成次元。而到了 3d 列印,通俗的了解就是在 x、y 次元的基礎上增加一個 z 的次元,就構成了三維立體。但到了 4d 列印,所增加的次元不再是 x、y、z 所構成的立體次元,而是在這些次元之外所增加的時間次元。簡單的了解,所謂 4d 列印就是在一個立體的次元基礎上,目前所公認的增加次元,就是時間。

3d 列印

2d、3d、4d,看起來像個等數列,實際上就是每一級增加了一個 d,即列印出來的物體增加了一個次元(dimension)。如果說 2d 是x、y;3d 是 x、y、z;那麼 4d 則是x、y、z 的基礎上增加了 t。這就意味着 4d 列印融入了時間,也就是表示 4d 列印就是列印出可以随時間變化而改變的物體,而這種改變我們可以了解為自我組裝。

目前國際上對于 4d 列印的了解主要是基于麻省理工大學一個叫 nervoussystem 的工作室所開發的一套 4d 列印系統 kinematics 的試驗為基礎,那些 3d 列印出來的鉸鍊式三角小子產品,在一定的外在媒體下,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實作自我組裝成各種不同結構的物體。

當然我們也可以了解為變形金剛将真正走入我們生活時代已經被開啟,不過這種自我組裝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的,其原理就是通過預設定的模型,然後将這種通過時間而要形成的改變在列印時直接列印在原型材料模型中,當然包括所要發生改變的一些連結都一并列印在預先設定的模型中。

nervoussystem 為此專門為 kinematics 制作了一套模型設計軟體,通過這套軟體進行 4d 列印的模型設計。而會進行模型設計隻是 4d 列印的起步,除了事先設計好的模型之外,想要讓基礎列印的原型實作自我組裝成型,一定要借助于外在的媒體,或者可以了解為「催化劑」。而就麻省理工的自組裝實驗室所提出的 4d 列印概念中,所采用的這種「催化劑」是水。

裂變時間!催化媒體!4D列印未來将改變商業生态
裂變時間!催化媒體!4D列印未來将改變商業生态

麻省理工 4d 列印

通過預設定的模型,而後通過 3d 列印出來的材料将其扔到水裡之後,各個小子產品接合點被水浸入後,就會按照預先設定的位置進行伸展或彎曲,自動完成最後整個組裝過程,這是麻省理工關于 4d 列印最為直覺的一項試驗示範。

而這其中有幾項非常關鍵的要素,一個是材料能夠具備「時間」的認知;二是觸發自我組裝的「催化劑」也就是媒體,不一定隻能是水,根據不同的列印材料,也有可能是光、熱、聲音、震動、氣體,甚至是電子觸發。

盡管目前 4d 列印還隻是處于概念階段,并且能夠支撐或者說具備時間認知能力的材料還很少,但科技的發展在出現苗頭後總會以驚人的深度裂變。如果說 3d 列印改變的是制造業生态;那麼 4d 列印改變的将是整個商業生态。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宜家将會被改變,未來,當我們擁有一台 4d 列印機,在家裡或是特定的地方列印幾層材料,我們隻要放在陽台給它洗個澡,過一會兒,一個書桌就自動組裝好并呈現在我們眼前了,我們不再需要親自動手組裝。是以 4d 列印所帶來的不僅是材料的革命,更是商業生态的革命。.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02-04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