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冬将至,異國他鄉的你吃餃子了嗎?

中國民間有一句諺語,叫做“立冬補冬,補嘴空”。每年的這個時候,中國南方的人們通常在家裡做一個邊爐,吃羊肉,或者炖一鍋香噴噴的麻油雞;北方人使用了節日的法寶——餃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拌面、拌餡、擀皮,把餃子一個一個地揉好,放到鍋裡,等着開鍋,最後盛出,開吃。

立冬将至,異國他鄉的你吃餃子了嗎?

餃子雖然好吃,但味道才是精髓。除了“餃子”諧音“交子”所蘊含的新舊交替、告别舊歡迎新的美麗寓意外,還有全家一起包餃子的“儀式感”,以及用q彈面皮包裹的多汁餡兒,使得餃子成為一種舒适的食物,讓人忍不住吃了還想吃。

曾經滿懷“中國的月亮沒有國外圓”的想法,當他們出國時,經常會遇到“餃子嘗不到中國味”的困惑。有人将其歸因于:原料的種類、加工和儲存方法、水中雜質的含量和類型以及調味品的比例。然而,他們覺得他們的感情仍然很“重要”。沒有似曾相識的環境,無論他們吃得多麼美味,它們都會略顯遜色。

立冬将至,異國他鄉的你吃餃子了嗎?

從中國超市買一些中國制造的速凍餃子,用家鄉風味聊以慰藉,确實是解決之道。但與獨自坐在餐桌旁,看着一盤由無感情的機器“統一定制”的餃子相比,請兩三個朋友出去品嘗外國的“餃子”可能會起到更溫暖的作用。

說到“餃子”,許多中國人會堅持認為餃子是中國祖先發明的美味食品!然而,當與來自意大利、烏克蘭、俄羅斯、日本、印度、土耳其甚至捷克共和國的朋友談論美食時,他們自豪地稱餃子是他們祖先發明的傳統飲食。餃子是中國的,但dumpling是一種世界食品。

其中,日本和南韓受中國影響最深,他們的“餃子”在形狀和味道上與中國餃子最接近。此外,中國北方最相似的餃子是波蘭的pierogis。半月形,皮薄餡大。。。不僅形狀相似,而且波蘭人對餃子的喜愛程度與中國北方的餃子不相上下。有人曾經描述過波蘭和餃子之間的關系——全世界所有的波蘭餐館都賣餃子。如果波蘭婦女會做飯,她們都會包餃子。

立冬将至,異國他鄉的你吃餃子了嗎?

與波蘭餃子的形象相比,俄羅斯的“餃子”——pelmeni(圓形肉餃子),嘗起來更像是在中國。如果你可以忽略餃子被酸奶油浸透的事實,你可以看到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湯,熱情的俄羅斯人邀請你喝伏特加。總是給人們一種“餃子就酒,越喝越有”的感覺。

立冬将至,異國他鄉的你吃餃子了嗎?

意大利不僅有各種形狀的面條,“水餃”也很有名。山羊奶酪、南瓜泥、甜菜和其他進口袋裝面食與各種豐富的醬汁混合,輔以洋蔥、檸檬皮和肉豆蔻。一種與中國餃子完全不同的意大利餃子出現了。

立冬将至,異國他鄉的你吃餃子了嗎?

除此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種“餃子”,如土耳其的mant,南美洲的empanada,尼泊爾的mo-mo……他們看起來像餃子,吃起來像餃子,或者根本沒有餃子。它們的味道更不一樣,但它們能讓一顆流浪的心感覺到更多的歸屬感。

你今天吃了什麼餃子?一起來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