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利協鑫切片業務總裁鄭雄久:“若大資料将良品率提升一個點,就是一個億”丨雲栖2017南京

雷鋒網按:4月26日,阿裡雲栖大會·南京峰會召開。此次大會上,傳統制造業與雲共同高調亮相。

據雷鋒網了解,2016年8月2日,蘇州協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和阿裡雲簽約,雙方約定将通過大資料分析技術,打造協鑫光伏切片智能工廠。據悉,此次合作将涉及工業可視化大屏搭建、tb級海量資料雲存儲、産品良品仿真模組化等多方面内容。此次會議上,保利協鑫切片業務總裁鄭雄久出席并總結了合作成果。

保利協鑫切片業務總裁鄭雄久:“若大資料将良品率提升一個點,就是一個億”丨雲栖2017南京

以下是鄭雄久演講全文,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對其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阿裡巴巴與保利協鑫這兩個不搭界的、關聯度很小的企業走一起,我覺得是有必然性的。

保利協鑫的宗旨是把綠色能源帶到中國,我們的企業定位是建設成為全球一流的切片工廠,為了達成這個目标,我們在物流和各種制造業中應用了自動化手段和經營生産理念。但如果要真正實作智能制造,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最核心的問題是我們有很多資料,但這些資料就像孤島一樣存在,并不是互聯互通的,更談不上分析。

保利協鑫切片業務總裁鄭雄久:“若大資料将良品率提升一個點,就是一個億”丨雲栖2017南京

我們一直在分析生産過程、制造結果,分析人機料法環5要素,但是靠傳統經驗性的積累,靠人工分析,資料的關聯性或分析得準确與否,更多的靠工程師的經驗和累計,能做得太少了,做不到大資料量級的分析。但阿裡在雲計算、雲存儲方面有很強大的能力。阿裡和協鑫制造這兩年的合作也是很湊巧,去年的2月份,我跟阿裡雲的同行見面,那次,我談起了我的苦衷,作為一個制造業從業人員的痛點:我有很多資料,機台每天都有海量傳輸資料,但卻不知道效果好壞的原因是有什麼?不知道良率波動的原因是什麼?阿裡那邊人說,或許阿裡能夠幫你解決、分析這個問題。這麼兩分鐘的交流造就了這次的合作。

去年5月份,我們的項目開始實施,去年12月份,一期項目上線,我跟大家彙報一下目前達成的情況。首先是做不間斷的資料上傳,但并不是把所有不關聯的資料都上傳,而是人腦和機腦相結合,通過分析,人腦對人機料法環5個要素的關系有概念,将工程師的經驗和阿裡強大運算能力的機腦結合,通過運算方式,進行上傳和同時對資料的提煉,這是一個艱苦的工作。盡管協鑫的制造中有智能化裝備,我們和阿裡花了很長時間才理順資料的傳輸模式。制造業同行實作智能運算過程中或許面臨同樣的問題,但前提是,首先要練好自己的内功。

保利協鑫切片業務總裁鄭雄久:“若大資料将良品率提升一個點,就是一個億”丨雲栖2017南京

首先是讓躲在背後的黑箱子資料透明化,第二步是通過智能分析,實作生産過程中的資料關聯,将人機料法環5個因素實作關聯,我們的成果有三方面:

一是核心零件劣化監控,通過裝備或零部件更換實作智對生産成果的智能預測。通過阿裡雲運算,大體能分析出生産過程中導緻不良率的因素或哪些成本可以節約等,這對于我們是很重要的參考。

二是工藝參數推薦,通過分析能夠提供這樣的借鑒:通過怎樣的資料改造或參數調整,裝備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三是多變量分析,技術人員可以從品質名額和個人經驗兩個角度,分别篩選正反樣本和分析結果次元,系統自動出具多變量相關性結果。

保利協鑫切片業務總裁鄭雄久:“若大資料将良品率提升一個點,就是一個億”丨雲栖2017南京

很酷的一項合作成果是可視化大屏,可以對整個管轄的切片事業部的生産實施過程中進行展示,通過展示的資料讓現場變得更透明化。我管轄工廠中的房間分布在不同區域,涉及蘇州、太倉、阜甯、揚州、常州,以前沒法實時了解,但通過秒級的資料傳輸,對工廠透明化、智能化有很大幫助。

保利協鑫切片業務總裁鄭雄久:“若大資料将良品率提升一個點,就是一個億”丨雲栖2017南京

不同于徐工的演講,演講中涵蓋了從需求端到客戶資料上傳,我們涉及到的就是一個點:如何讓資料主動告訴我們現場發生了什麼,如何通過與阿裡雲的合作更好管控現場?但作為制造業來說,這個點的解決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協鑫有200多億銷售額,隻要提升一個點,良率價值就是1個億。

轉自雷鋒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