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錫聯炸陽明堡,廖政國炸虹橋:抗戰兩次炸機場,後者很意外

作者:兵說

作者:忘情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1938年5月5日,葉挺率領已改稱“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的新四軍第6團1營、2營,向甯滬鐵路以東地區挺進。5月6日,他們與梅光迪拉起來的地方抗日武裝“江抗”會合。按陳毅事先安排,由梅光迪任“江抗”總指揮,葉飛任副總指揮。

陳錫聯炸陽明堡,廖政國炸虹橋:抗戰兩次炸機場,後者很意外

5月30日,當“江抗”部隊端掉了常熟10多個日僞據點,回師無錫梅村黃土塘時,遭遇了剛“清鄉”“掃蕩”回來的一隊日寇。這場遭遇戰打了半天光景,“江抗”部隊共計擊斃日軍30餘人,其中包括一名日軍大佐。

6月25日淩晨2時至3時,葉飛率部僅耗時1個小時,就将駐守在甯滬鐵路浒墅關車站的日軍悉數消滅,并焚毀車站設施,炸毀一段鐵軌,讓甯滬鐵路癱瘓了3天之久,震動了外界。美國記者史沫特萊也向外界報道了此戰,“江抗”由此聲名鵲起,迅速打開了局面。

此後,“江抗”再接再厲,在蘇州、常州、太湖之間縱橫馳騁。襲擊日僞據點,反擊日寇“掃蕩”,打得日僞聞風喪膽。“江抗”在群衆中的威信也越來越高,群衆也逐漸知道了“江抗”其實就是新四軍。不僅根據地群衆踴躍參軍,就連上海、蘇州、無錫等城市的青年學生和勞工,也紛紛前來投奔,“江抗”的隊伍規模迅速擴大。葉飛等人決定,将“江抗”擴編成四路:第6團為二路;梅光迪的部分為三路;無錫地方部隊為四路;常熟的“民抗”為五路。之是以不編第一路,是為了迷惑日僞。

陳錫聯炸陽明堡,廖政國炸虹橋:抗戰兩次炸機場,後者很意外

擴編後,葉飛令吳煜、何克希率第二路一個支隊,以及五路的一部分,合計約1個團的兵力,向上海近郊挺進。他們日夜兼程,連續行軍作戰,渡過浏河,抵達嘉定地區,與地下黨和地方抗日遊擊隊呂炳奎部取得聯系。爾後,吳煜、何克希繼續率部東進,渡過蘇州河,在青浦的觀音堂地區與顧複生上司的抗日遊擊隊會合。

青浦如今已變成上海市的青浦區了。這裡地處上海西南郊,是太湖下遊地區,黃埔江上遊地區。其西面與江蘇省吳江、昆山接壤。南與松江、金山、嘉善相鄰。北靠嘉定,東面就是上海虹橋。虹橋這地方如今是上海市海陸交通樞紐。國際機場和高鐵站、地鐵站一應俱全。但在當年,這裡是上海近郊,遠不及市區繁華。而當年的虹橋機場,其實也就和野戰機場差不多。由于1937年11月淞滬會戰失敗後,國軍一潰千裡,留下的所謂“遊擊人員”“潛伏人員”實際上主要為自身的生存而忙活,能拿得出手的抗日業績是暗殺幾個漢奸,基本沒膽量集結力量與日軍對抗。是以,虹橋機場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标,日軍卻因為“治安良好”而疏于防範。

陳錫聯炸陽明堡,廖政國炸虹橋:抗戰兩次炸機場,後者很意外

1939年7月23日,駐青浦的日僞軍外出例行“掃蕩”。這次“掃蕩”其實并無具體目标,說白了就是一次武裝“出遊”,企圖借此震懾中國軍民老老實實給他們當順民,順便對沿途百姓劫掠一番。

這種事,在日軍占領上海的一年半時間裡沒少發生。但這一回,他們事先并不清楚,近來聲名鵲起的“江抗”已悄悄摸到他們眼皮子底下了。此時,業已趕到青浦的葉飛聞訊,決心打這股日僞軍一個措手不及。他令吳煜、何克希率“江抗”二路主力,在顧複生遊擊隊的配合下出擊。

這一仗,讓敵我雙方都深感意外。日僞軍壓根就沒想到過,居然有人敢在上海地面上向他們發起正面挑戰。我軍沒想到的是,都說日軍戰鬥力強,本以為會是場硬仗、惡仗,萬萬沒想到雙方一交手,我軍剛發起沖鋒,居然将這股日僞軍給擊潰了。

陳錫聯炸陽明堡,廖政國炸虹橋:抗戰兩次炸機場,後者很意外

勝利來得太過容易,我軍指戰員們士氣大振,一路攆在日僞潰兵屁股後面猛追。其中,時任支隊長的廖政國帶着他的部隊一路向東,直追到天黑,一口氣追出60餘裡。

正追得起勁,廖政國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到了個奇怪的地方:一大片空曠地,四周布滿鐵絲網,卻寂靜無人,隻有幾棟孤零零的房子。他們停止追擊,到附近找老鄉一打聽,這才知道這是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虹橋機場。

虹橋機場!那可是日軍進階将領、各路政要從日本飛抵華東戰場的第一站啊!廖政國精神為之一振,腦海中閃現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毀掉這個機場。他把手一揮,利用夜色作掩護,率部悄悄地向機場包抄過去,輕而易舉地破壞了鐵絲網,摸到了一排房子跟前。

陳錫聯炸陽明堡,廖政國炸虹橋:抗戰兩次炸機場,後者很意外

他們悄悄摸進房間,把正在睡覺的僞軍、僞警察、機場僞職工們一個個從被窩裡揪起來。先繳了他們的武器,再集中關進了一間房子訓話,警告他們别再為虎作伥。接下來,廖政國帶人繼續搜尋,在停機坪上發現了4架日本飛機。

大家悄悄地向飛機靠近,但戰士們的行動還是驚動了日軍。頃刻間,空曠的虹橋機場響起了刺耳的警報聲。機場四周碉堡裡的日軍打開探照燈,并開始瘋狂向我軍射擊。敵人的火力越來越密集,廖政國大喊一聲:“燒飛機!”戰士們立刻把飛機旁的汽油桶揭開,往機身上澆,再将一支支火把扔上去,飛機頓時變成了火炬,還有戰士向飛機投擲手榴彈。

駐滬日軍司令部聽到虹橋機場方向傳來槍聲、爆炸聲,又看到沖天火光映紅了夜空,急忙調兵向虹橋機場撲來。可等增援日軍趕到時,除了已燒成一堆廢鐵的4架飛機外,連新四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陳錫聯炸陽明堡,廖政國炸虹橋:抗戰兩次炸機場,後者很意外

廖政國此次夜襲虹橋機場,屬于誤打誤撞。但這位開國少将能臨機應變,牢牢抓住戰機,擴大戰果,充分展現了我軍抗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場計劃之外的仗,雖說隻是焚毀了4架日機,遠不及陽明堡之役的24架之多,但因其所處地理位置敏感,其影響力也很大。

當夜,上海的老百姓以為新四軍要進攻上海了,興奮地奔走相告。第二天,上海的《華美夜報》《大美晚報》《導報》等重要報紙,都用特大字型刊載了新四軍夜襲虹橋機場的新聞,極大地鼓舞了上海群眾的抗日信心。而駐滬日軍因為搞不清楚情況,第二天沒敢輕舉妄動,直到第三天才出動一個加強了騎兵的步兵聯隊,外出“掃蕩”了一圈。但“江抗”部隊早已轉移,日軍一無所獲。

經此一役,“江抗”在群衆中的威信更高了,大批愛國青年紛紛參軍打鬼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