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把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發絲制成的頭飾,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帼。因巾帼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是以,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為“巾帼英雄”,後人又把“巾帼”作為婦女的尊稱。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這裡說起“巾帼英雄”,梁紅玉就是其中之一。

梁紅玉,南宋抗金女英雄,同時,亦為抗金名将韓世忠之妻。在金國進攻南宋時,夫妻二人上陣抗敵,共同作戰,屢次擊退金軍。韓世忠之功績,史書昭然,可有關梁紅玉的事迹,曆史上卻記載不多,由此,她抗金戰績至今存疑,難以考證。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除此之外,梁紅玉的死因同樣說法不一。

我們且從現代影視劇《精忠嶽飛》入手,在這部大劇中,梁紅玉以妓女身份出場,而後于韓世忠相遇,兩人一見鐘情,結為夫妻。在對金作戰中,梁紅玉沖入敵陣,勇猛無前,斬殺數人,盡管身中數刀,仍力戰到底,其後被金兀術所殺。

影視劇難免進行改編,僅具有參考價值,與真正史實還是有着不小的出入。除了影視劇外,後世流傳的文獻筆記,亦對梁紅玉歸宿有所介紹,如:民間有傳,梁紅玉在其夫韓世忠被打壓後,選擇一同歸隐山林,過起了農家生活。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韓世忠死後不久,梁紅玉也在悲痛中離世,并且,梁紅玉卒于1153年,比韓世忠還晚兩年,最終,由宋孝宗将二人合葬一處。這個結局相比于戰死沙場要美滿許多,但結局顯然與《要錄》記載存在沖突。且二人若為宋孝宗下令合葬,史家亦不可能毫無記載。

那麼,後人又為何杜撰這個美好的結局呢?

主要是嶽飛悲壯而死在前,後世自然不願再看到抗金英雄落得個凄慘下場,由此,梁紅玉消失後,後世幻想出二人攜手終老,未嘗不是對抗金英雄美好結局的期盼。又有人說:梁紅玉死于毒殺,據傳有軍中奸細在食物中下毒,導緻梁紅玉服食後痢疾不止,痛苦而死。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綜合目前,史學界公認的說法為戰死。根據曆史學家鄧廣銘的考證調查,紹興五年,梁紅玉跟随韓世忠出征,在追擊金軍時遭遇伏擊,身受重傷,尤其是腹部中刀,鮮血與腸子流出,梁紅玉毫不退卻,以汗巾纏腹,繼續浴血殺敵,最終力竭戰死,頭顱被割,年僅三十三歲。

戰後,金軍被梁紅玉剛烈所觸動,命人将其遺體送回南宋都城。噩耗傳來,朝野震動,上下君臣共同吊唁。公元1151年,韓世忠因病去世,梁紅玉遺體遂被轉移至蘇州靈岩山,夫妻二人共葬一處。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這裡,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抗金女英雄梁紅玉。

都說女人靠眼力、男人靠能力,此話正是“女怕嫁錯郎”所帶來的推動,仔細想想倒也有着幾分道理。在男尊女卑的古時,女人的後半生命運如何,往往受到另一半的影響。若女子有着幾分識人本事,相中幾隻“潛力股”,未來自然可期。

運氣好的話,相中一位未來的帝王将相,他日錦衣玉食、榮華富貴自不當愁。梁紅玉少女時期即在妓院謀生,見慣了形形色色的人群,可謂是閱人無數。對她來說,哪些人帶有将相之才,哪些人能力突出,是極容易辨識的。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是以,在一次抛繡球中,她将繡球丢給了一個蓬頭垢面、滿臉喪氣的陝北小夥,此人正是韓世忠。當時,四處四處謀求仕途,卻屢次碰壁,失意之下才來到妓院解憂,沒想到成就一樁姻緣。顯然,梁紅玉之是以選中一無所有的韓世忠,正是看出他将來必然前途無量,能成大器。

若是尋常女子,又豈能相信,眼前其貌不揚的小夥,會是将來威震南北的抗金名将呢。

雖說二人婚後和諧幸福,但是,有時亦避免不少意見分歧。據說有次夫妻倆追捕金兀術,将其堵在長江南岸整整48天,眼看就能生擒,卻因韓世忠大意,被金兀術鑿河逃走。功虧一篑後,梁紅玉怒不可遏,顯然無法原諒丈夫這種低級錯誤,一氣之下,将韓世忠告上朝廷,請求追加其夫罪責,震動朝野。此事如今看來,令人哭笑不得,不過,恰好說明梁紅玉性格剛烈耿直。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宋高宗趙構曾稱贊梁紅玉:“智略之優,無愧前史。”這點韓世忠倒是與妻子相似,同樣為人剛直,從不奸邪谄媚。

在秦桧以“莫須有”罪名處死嶽飛時,滿朝文武僅有韓世忠站出反對,并與秦桧為首的“主降派”據理力争。盡管最終他未能挽回嶽飛性命,卻用實際行動與奸佞集團作着鬥争,也正是是以,秦桧對其恨之入骨,多次在皇帝面前加以诋毀。在秦桧策動下,群臣紛紛上谏彈劾韓世忠,宋高宗知曉秦桧用心,故意扣下彈劾文書,就此保住韓世忠一命。

韓世忠後來兵權被撤,有名無實,索性不理朝政,雲遊四方,歸于田園,享受安逸雅緻的生活。紹興二十一年八月,韓世忠去世,追封通義郡王。宋孝宗追封蕲王,谥忠武。與嶽飛的悲壯結局比起來,韓世忠無疑是幸運的,他終年63歲,落得個善終,實屬難得。而有關梁紅玉的結局,上文已明,有說為郁郁而終,有說為戰死沙場,具體如何有待後世考證。

此女腹中數刀,鮮血與腸子都流出,但她毫不退縮,死後受萬人祭拜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梁紅玉死後,确實與韓世忠合葬一處,葬地為蘇州靈岩山。并且,在韓世忠、梁紅玉去世後,宋孝宗令豎碑建祠以紀念他們。今蘇州市滄浪區棗市街國小即原蕲王祠,供韓、梁兩尊塑像,壁上有“春祭韓王誕正月二十日,秋祭梁夫人誕九月初六日”。梁紅玉家鄉父老為紀念這位女中豪傑,亦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紀念她。

參考資料:

『《巾帼的由來》、《精忠嶽飛》、《淮陰市志》、《要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