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老家在南方邊城小鎮華溪,因與“華西村”諧音,曾幾何時令當地人幾度心有感觸。華溪,也名“花溪”,不知何時何地何人給了這裡一個如詩的名字,古往今來,叫人如此安詳、沉醉與想往。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作為珠江源水系之一的曲江,與甯州河在滇中峽谷秘密幽會,攜手狂舞一曲,到華溪小鎮時拐了道彎,溫馨的依然攜手舞動向前,在小鎮對面鬼斧神工旋出一片肥沃河灘。想必遠古時,第一個到此的人映入眼簾的當是一碧清溪穿過漫漫蘆葦,層層盛開的蘆葦花,似在一美人臉龐上塗抹的脂粉;清溪如眉,襯翠溪湖似眼。站在雲端鳥瞰,靜時,這裡貌美如畫;清風拂過,又似美人眨眼,暗送秋波。也許,這人是以駐留此地繁衍生息。進入文明時代,一對熱戀的情人于花開時節于此地私定終身,躺在清溪畔,竊竊耳語,至今猶可聽見。女問:“你會愛我一輩子嗎?”男說:“會。”“那你會怎麼愛我?”“若有輪回,願花開時節清溪見。”說完,起身攜手向東而去。君不見,溪邊兩岸青山似他們遠去的背影。“花溪”,當出名于此吧。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兒時在小鎮上中學,漫漫蘆葦已隻能是頭腦裡的遐思符号,間或有一些長在水邊,晚讀的學生常拿來做個箫,吹一首毛甯的《濤聲依舊》。一丘丘稻田取代了蘆葦蕩,春夏秋冬,上蒼像位執着的畫家一直在這裡寫生、創作。八月間,沿溪兩岸滿是金黃;小鎮邊的翠溪湖裡,鴨群悠閑的漂過水面,激起層層微浪,向岸邊漫漫散去;邊上,鱗次栉比的農家四合院正冒着袅袅炊煙;院前的曬場上,幾個曬谷子的女子時而閑聊、時而低頭扒谷子,一群穿漢衫的的漢子挑着谷藍從曬場邊走過,吹幾聲口哨,引女子一陣笑聲。

時過多年,翠溪湖邊上的房子依舊是四合院,唯一不同的是人與房子都有了歲月的痕迹。大地褪去金黃之後,農人不再讓稻田休息,幾番精耕細作披綠裝,種上冬早蔬菜,豐富自己的餐桌,更美了别人的口福。至此,有人開始住上洋樓。農閑時節入夜前,曬場上總有三五成群的大人或孩子在打陀螺,慈祥的母親常坐在門墩上,編織手裡的鬥笠,等兒郎歸。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送走朝露與晚霞,傳統的四合院、打陀螺、編鬥笠、唱山腔等已成老輩人的記憶,而今的花溪河畔、翠溪湖邊,每一個日子都是迷人的。萬畝橘園迎來四方賓客,滿載而去。豐收的橘農、脫離喧嚣之人、熱戀的情侶等,總是在每個清晨與午後,在花溪河邊、蘆葦叢間、橘林裡、棧道上,駐足停留。從花溪河邊走過的對對情侶,恰似那對東去的情人故地重遊,于此登山臨水,或在清溪邊輕搖蘆葦花、捧一彎溪水;或是嬉戲橘園,吸一鼻花香、嘗一口蜜橘。餓了,吃一點燒烤美食;累了,息一宿林間木屋。

春天裡,花開時,花溪河畔橘花香兩岸。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看看美文,就想到了秋實。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最後三圖有誤。望諒解。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橘鄉華甯橘子花開時

來源:漫遊泉鄉

文字:代維南 編輯:高靜

編輯整理:西部移動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