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達購物中心的資料分析政策

萬達購物中心的資料分析政策

萬達這幾年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到2013年年底已經開業的萬達廣場有85個,2014年将新開業24個,預計到2014年年底,開業的萬達廣場将達到109座,持有物業面積規模超過2203萬平方米,将成為全球最大的不動産企業。2015年計劃開業26個,2016年初步是31個項目,今年、明年、後年将會翻一番,超過160個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經營需要怎樣的大資料思維?

從市場調研到客戶的滿意度調研,營運管理者都要采用很多的分析方式,常用的分析方式就是抽樣調查,但是這種傳統的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結論的不準确,不能精準地幫助管理者做出明确的未來決策。最後導緻雖然經過了大量的調查分析,但實際上我們還依然要通過經驗來做一些決策,這就讓企業管理者擔負了更大的風險。

無測量,無管理。大資料時代,商業管理變革的方向将從“經驗值”轉變為“資料化”。有兩個方面可以利用到大資料,一方面是全資料,在購物中心的營運過程中打破通過抽樣來對未來的經營趨勢進行分析的傳統模式,而要考慮消費者整體和消費過程中所有資料,來分析營運趨勢;第二是要在所有的趨勢中找到相關聯因素,通過相關性來把握未來的趨勢。

萬達廣場大資料的核心是什麼?

萬達廣場大資料的目的是利用大資料進行趨勢研究,進而幫助購物中心提升資産價值,減少錯配。核心即不是随機樣本,而是全體資料;不是獨立個體,而是全面關聯。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就需要進行龐大的資料收集,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做了七方面的資料收集。

1.對租賃的全過程進行資料化管理。商戶從進場開始到退場,整個過程中所有團隊的變化、進出貨的變化還有其各個時間段、各個季節的銷售情況,對租賃的全過程進行資料化管理。

2.對所有品牌建檔管理。将品牌精确分類,根據顧客年齡層、消費額及客流曲線進行品牌定位,為未來大資料的分析提供依據和分類,将購物中心布局調整至最合理狀态。

3.對城市的所有資訊進行統計。城市的資訊統計不能再來源于以往的實調抽樣,而是要盡可能拿到比如說政府真正的統計資料、區域内的人口、區域内的gdp等等以及相關政策在這個區域内的動向。

4.pos交易記錄。所有在萬達廣場經營的商戶,都安裝pos機,幾乎所有商戶在分時段、不同位置、不同業态的銷售資料,最終可以合并到大資料的資料庫裡來進行處理。

5.客流監控采集。從三個層段分析顧客,建立廣場政策。第一層段是統計進出廣場客流量。第二個層段是分區域、分業态進行客流資料統計,萬達做了人臉識别攝像頭的統計,識别率非常高。第三個層段是在每一家經營的店鋪做客流資料的統計。這樣三個層段的資料和銷售資料一起可以給大家提供很多經營方面的參考。

6.顧客wifi跟蹤。在整個廣場搭建大wifi和大會員的體系,通過wifi體系可以捕捉在廣場裡面所有的智能手機使用者,他的行迹路線、他所關注的商品和他的消費習慣,然後通過所有的會員體系就可以掌握所有會員的各類資訊和其特有的相關産品喜好。

7.建立大會員體系。綜合所有有效的資料合并到大資料的資料庫裡進行處理,這是萬達建立大資料管理的基礎,也是萬達全資料模式的基礎。

萬達廣場如何實施大資料政策?

85座已開業的萬達廣場分布在全國各地,萬達利用大資料思維将中國按照行政劃分分為了七個區(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同時,把購物中心中的業态分為四個大業态,服裝、餐飲、精品和體驗。通過大資料模式分析85座已開業的萬達廣場的經營情況,概括出不同區域市場、業态的最新變化。

1.服裝零售

萬達體系内經營的497個服裝品牌,涵蓋15個品類,店鋪有3005個,總的經營面積是82萬平方米,建立在這樣一個資料的基礎上分析結論如下:快時尚、淑女和戶外休閑将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增長的主力軍;量販休閑少女裝和設計師品牌由于進入的門檻較低,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但不代表這個業态是不可以選擇的,當然在這個業态裡的具體品牌要做慎重選擇。

  

2.生活精品

生活精品共468個品牌,分為14個品類,店鋪涵蓋了1794個,總的經營面積26萬平方米。分析結果如下:絕對坪效依然比較突出,但是個别品類已經開始出現了負增長。在對各個區域的資料分析之後,發現生活化的東西越來越符合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個人護理、創意禮品和時尚表開始出現了坪效和銷售額的雙增長;前幾年進入購物中心的數位店和眼鏡店反而出現了這兩個方面的負增長。

3.餐飲

共1034個品牌,涵蓋65個品類或者是菜系,共有2459個店鋪,總共的經營面積92萬平方米。資料平台上餐飲展現的結果是整體坪效較好,有個别品牌會有極端的資料。針對增長突出的店鋪按區域進行了分析,結果是西餐、茶餐、日式料理出現了正增長,這展現了現代消費者的消費趨勢;而前幾年在全國都非常火爆的韓式料理和越南菜出現了雙向負增長。休閑餐飲日漸受到消費者青睐,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菜系生命周期偏短。

4.體驗業态

共239個品牌,涵蓋20個品類,經營面積為110萬平米(包含院線、ktv、電玩)。資料分析的結果并不像前三類那樣有很明顯的趨勢,結論如下:兒童相關業态均有比較好的表現,坪效和銷售額兩個方面都有比較好的增長,特别是兒童教育訓練、兒童攝影、教育、遊樂等門店,我們認為小手拉大手的經濟依然有非常大的空間,也應該是購物中心下一步經營的趨勢。

基于萬達廣場整體資料的分析,從餐飲、精品和服裝這三大類分析可以看出,現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或者是消費趨勢正逐漸向生活化、時尚化和健康方向發展,體驗業态的表現反映了家庭化、娛樂化等趨勢。

萬達要做的就是智慧廣場

王健林說過:“購物中心不僅是有實體性的,還有智慧的虛拟性,萬達要做的就是智慧廣場,是做大資料,真正做到線上線下的結合”。

萬達集團的大資料管理體系的搭建也在摸索和研究階段,當所有的資料具備大資料分析條件的時候,當我們有足夠的資料量的時候,如果再開始籌建一個新的廣場,就可以直接從資料庫資訊中提取最有效的資訊,對購物中心做出合理的規劃和業态組成,同時可以對它後期所有的營運政策作出針對性的指導,對于推廣方向也可以給出明确的意見。相信基于這些大資料,也可以同時對廣場未來整體增長的情況做一個精準的預測。面對大資料時代的來臨,希望我們從現在開始,改變我們所有的決策方式,我們會拿資料來說話,讓趨勢來決定我們的未來。

摘自: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作者:王志彬,萬達集團進階總裁助理、萬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6-01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