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銀行借“大資料”實作POS“秒貸”

銀行借“大資料”實作POS“秒貸”

随着網際網路金融的迅猛發展,傳統銀行也更加重視“大資料”的價值。利用pos機交易流水分析資料的貸款業務,已成為銀行深耕小微市場的又一戰場。

pos網貸最快2分鐘可放貸

去年10月,中信銀行攜手銀聯商務推出了“pos商戶網絡貸款”業務。據了解,隻要貸款申請者是銀聯商務提供服務的pos商戶,能提供半年的pos收款量資料,并擁有房産,便可申請貸款。貸款金額最高可達50萬元,期限最長90天。交易流水越多額度越高,随借随還,按日計息,日息萬分之五。

中信銀行網絡銀行部一位負責人介紹說,這是一款無抵押、無擔保的小額短期線上信用貸款産品。該業務的申請、審批、提款、還款等手續全程網上操作,最快2分鐘即可放貸。與傳統貸款動辄幾個月甚至半年的等待周期相比,該業務可以說是實作了“秒貸”。截至2014年4月16日,中信銀行濟南分行全轄網貸業務累計發生額7千多萬元,網貸餘額2千多萬元,今年累計網貸筆數460多筆。

據悉,中信銀行“pos商戶網絡貸款”業務是國内首款基于“pos刷卡流水資料”的網絡小微貸款業務。雖然此前也有銀行推出此類業務,但其他銀行多把pos交易流水作為參考,授信還需其他條件,且多為線下操作。而中信銀行的pos網貸則無需抵押,雖要求申請者有房産,但隻是作為貸款參考依據,無需進行抵押。

瞄準小微企業信用貸款

不少銀行已在pos管道展開激烈争奪,中信、招行、光大、華夏等股份制銀行均已推出pos貸款業務。盡管各銀行的具體業務略有不同,但都瞄準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信用貸款,利用大資料資源進行分析。

由于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缺乏傳統貸款所需的抵押、擔保條件,常面臨貸款難、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而pos貸通過pos交易背景資料分析商戶信譽、交易流水,形成對客戶信用的科學評價。無需抵押擔保,根據信用情況發放貸款,可有效解決商戶融資難題。

魏先成在濟南市高新區經營着一家養生館,2013年底為擴大規模進行店鋪裝修,需要申請50萬元貸款。由于沒有房産無法進行抵押,魏先成很是為難。“後來從銀聯商務知道了pos貸業務,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用pos機三四年了,交易頻繁,流水也多,很快就拿到了50萬元的貸款。”魏先成說。自去年年底以來,他已經通過pos貸累計獲得100萬元貸款。

銀行聚焦網際網路“大資料”

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使銀行紛紛将目光轉向大資料。在得資料者得天下的移動互聯時代,銀行也動作頻頻。

然而,在大資料時代,阿裡、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具有先天優勢,本身就積累了大量交易資料。阿裡巴巴做得風生水起的小額貸款業務就是依托其強大的資料資源,形成了獨特的阿裡信貸模式。是以,傳統銀行若想獲得資料,要麼自建平台,要麼與第三方資料機構合作。

上述中信銀行網絡銀行部負責人坦言,銀行不一定要掌握資料,可以選擇跟重要的合作夥伴整合資料。除了與銀聯商務合作開展pos網貸外,中信銀行還與騰訊合作,通過電商平台開展小微企業貸款業務。

招商銀行也采取了這種模式,選擇與電商平台敦煌網簽約,發行聯名金融服務卡“敦煌網生意一卡通”。根據該網站注冊商戶的交易和信用記錄,招行可為其提供貸款、結算、理财等多項金融服務。持卡人可獲得最高150萬元的貸款。建設銀行則是自建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台“善融商務”,為客戶提供資訊釋出、線上交易、支付結算、分期付款、融資貸款、資金托管等服務。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5-02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