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通常情況下,一部謎之尴尬的愛情電影一定抛不開這幾點。狗血的設定;流水賬的劇情;不能自圓其說的邏輯;表演誇張的男女。基本上隻要踩上這幾點,一部标榜着自己是愛情電影的電影就基本玩完。當然,踩着上述幾點中大多數的愛情片也是如此。哪怕你在其中一點上做的很出色,但是其他都是扣分項,那最終還是不及格。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好的愛情電影我們可以舉出來很多例子,他們會讓觀衆們相信真善美就在我們身邊,而差勁的愛情片,隻會堆砌起來一個美好的謊言,大家都不信,這個時候都會認為這是電影。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并不一定年代久遠的電影就是好電影,雖然它能給你一種回憶,并且是帶着一定的年代感的回憶,但始終并不能完全的将這種回憶轉化為自身優秀的能力。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具有年代感的影片,就是這樣一個舉例。一部年代久遠的電影,一部年代久遠的愛情電影,本身并不是很出色,大家都喜歡給他一些感情分。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陌生人之戀》說的是一對青年男女經過一次意外的邂逅,女方懷孕了,找到男方後,兩人決定去堕胎。臨到了男方後悔了,于是終止了這次危險的嘗試。男方不知不覺的愛上了女方,然後兩人最終突破重圍在一起。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這是一個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想告訴我們,陌生人之間也能産生愛情的火花,然後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大概是導演的最初的想法。然而,本片當時的噱頭卻并不這個觀點。而是用“最早以堕胎問題為題材的寫實愛情影片”這個顯得有點大了,而縱觀全片,本片中描繪的堕胎問題,并不是主要問題,僅僅是維系男女之間愛情的一個引子。況且導演并沒有在片中提及堕胎問題的嚴重性,然後就草草收場,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導演僅僅是像今天很多影片營銷方一樣,做一個噱頭而已。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這裡不得不提及一下美國的“堕胎問題”了。在19世紀中葉以前,美國大多數州隻允許胎動以前堕胎。184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第一個将堕胎視為犯罪。到1910年,除肯塔基州外,美國各州均将堕胎定為重罪。其後愈治愈烈的人權運動和婦女運動,讓美國婦女在1973年取得了堕胎權。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2003年11月5日,時任總統的布什簽署了《禁止晚期堕胎法案》,這一方案從此成為美國的法律。然而在奧巴馬上任後的第一周,他就簽署了一項指令,撤銷了布什政府執行了多年的禁令。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這就是民主自由的美國社會的現狀,同時也是尊重人權的美國社會的真實寫照。堕胎問題由來已久,因為美國屬于地廣人稀的國家,是以人口長期處于不足的狀态/我們,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東部發達地區的人口幾近飽和,但是在西部地區,美國依舊是長期維持着地廣人稀的窘境。在這樣的大前提下, 美國政府自然不希望生育問題得到太大限制,是以,在美國,長期以來堕胎一直被認為是違法的。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而打着寫實主義的本片誕生的環境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更是一個魔幻的時間點。當時全球範圍内掀起的崇尚自由運動在美國也是如此。戰争問題,信仰危機等等,美國社會爆發了前所未有的運動。而正是那個時候開始,美國國内的女權運動興起,此後,堕胎問題得到了重視,女性們重新被賦予了自由生育的權利。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當然,本片中展現的堕胎問題并沒有得到确切的描述,而僅僅是當作一個噱頭産生話題的。是以,這部電影的品質就下降了。因為現代生活中,我們可以很清楚這種營銷手段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看看别的點,比如說前文提到的流水賬劇情,狗血的設定,不能自圓其說的邏輯,單就表演誇張的男女并不存在,因為男女主人公确實是演技派,飾演的片中的角色也很貼切。女主甚至還提名了奧斯卡。這就是對于演技的肯定。除此之外,本篇可謂是占足了這幾個爛片的點。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大多數網友都覺得導演的功力确實差了點,是以,才會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拍的很一般。對于這樣的評論我深表認同,一部好電影的誕生一定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任何人想要一蹴而就,基本上不可能。而本片正是用一個反面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哪怕是老電影,也有着不很優秀的作品,甚至于平庸。

你信不信,六十年代的美國,女人堕胎都不自由

當然,繼續探讨美國這個自由的國度,然後參看這部影片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可能是一個笑話。即使是全世界最為自由的六十年代,唯獨不見了美國人搖旗呐喊,這可謂是最大的諷刺了。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