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避開傷害——給金老師的留言

  看北理工金旭亮老師的博文好幾年了。将一門課程建設到那種程度,我暫時“不務正業”更多些,我做做不到。

  在如今的大學裡,老師手裡捧着寶貝,要傳給學生,卻時常遭遇軟或硬的拒絕。這裡面誰都沒有錯,但誰都可以做些事情去避免。當然,必有人受到傷害。我如今可以算是走出來不少了,當然也放下了一些自己不能承受的責任。

  下面是我給金老師的評論:

  一直在看金老師的博文,作為同行,完全了解其中的苦悶。如果說我現在從這種苦悶中走出來了一些,在于将燃起學生的學習激情放到了教給他們什麼之前,落實了能讓學生能欣賞到自己的進步。在掌握學生狀況之後,一切圍繞着讓學生學習的實踐能夠進行下去,不擇手段。放平了心态,品味着學生能夠接受的程度,用着類似打太極的方法,貼身緊逼,但不頂不抗,讓學生的改變自然發生。随之以一種玩的心态,獲得學生的認可,他們甚至能接受給他們安排的超量訓練。

  推薦看一下鄭也夫老師的《吾國教育病理》、《科場現形記》,對了解學生有好處。我們的學生,在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種種扭曲中走來,走正了不容易。鄭老師們作為社會學家做剖析,而我們教育的實踐者,該問自己:“我這個時代,我該怎麼做?”專業教師傳統上将自己的專業教學做好就行了,而現在我們的使命中,必須就在一門課中,或者延伸到課外,去改變學生的學習觀,重塑他們的學習力,幫助他們從被迫應試的傷害中走出來。這樣做很難,甚至自己不能超脫一些的話,會很苦,會做不下去,但這樣才能走出來。教育的本原,着重于人的成長,而在大學的教育,即使本身沒有問題,還依賴着學生前期的成長。如果大學之前的種種問題不可避免(決心在大學,這個就要接受這個如果),大學必須有所作為。也許是等不及了各種自上而下的改革,失望于指揮棒胡揮亂指,我看重熱愛教育的專業教師自底向上的努力,以此去與頂層設計中正确的方向對接。是以,改變學生,而不隻是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下功夫,對專業老師而言,似乎不務正業,也需要增加技能才能勝任,但這是在我們所處的這樣一個曆史時期,作為專業老師該做的事。

  我走出對學生“恨鐵不成鋼”的苦悶,是從認識到學生在教育中受到的傷害開始的。熱愛教育的大學老師,不能無視這種傷害的曾經發生,更不能将受傷學生的傷,引到自己身上。作為學生的領路人,跳出來一些,再回歸進去。

  出于對金老師工作的欽佩,不敢再說什麼。我在專業教學之外做了一些事情,付出了的精力甚至影響了專業水準的持續進步,能開出像金老師這樣貼近市場需求的課程,幾乎成了奢望,而現在嘗試的做法,在個别學生身上,也沒有預想的效果。看着金老師的苦悶,多說兩句,也算是提出一個建議。專業教師造出足夠優質的産品(課程),是必須的,而如今,還需要設法能賣出去,而且不能強賣。想着委屈,但别無選擇。

  願金老師能早日平和下來。

ps:金老師在評論後回複:“這兩本書我都買了,《吾國教育病理》己讀完,《科場現形記》還沒看。鄭也夫先生對我國教育病狀的分析确實入木三分,局中人感觸尤深。不過在這個大缸裡呆久了,理想與熱情會慢慢地磨光,當個堂吉诃德,實在沒啥意思。”

  金老師提到了“堂吉诃德”,稱沒有意思。我們每一個與“時宜”不融,保持自己獨特風格的人,哪一個沒有這位老兄的影子呢?欣賞自己的堂式風格,這是讓教育理想讓自己真正接受的一個方面。

==================== 迂者 賀利堅 csdn部落格專欄=================

======== 為it菜鳥起飛鋪跑道,和學生一起享受快樂和激情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