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春夏秋冬又一春》,一部适合在一個安靜的下午,喝着茶而細細品的南韓電影。

這部影片的導演是金基德,他的作品總是被拿來與情色片比較。《空房間》、《漂流欲室》是他有名的大作,金基德善于在情色欲望裡,将人性裡的暗黑,殘忍和無助,表達得震撼人心。然而又比單純表達欲望的情色片進階多了,有美學,有高度,尤其是喜歡《春夏秋冬又一春》這一部。

《春夏秋冬又一春》不僅畫面悠美,詩情畫意,本身具有美的欣賞價值,而且是一部禅意佛系電影,叙述平淡如水,卻意境深遠,用極其隐喻的手法,簡短的人生片段,講述了人性,欲望,救贖,輪回的人生原罪故事。

說實話,這是一部可以當做書來讀的電影,當我看完第三遍時,覺得自己已經過完了一生,大徹大悟,是可以和出家人一樣坐而論道了。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一、 春:人性之初,便背負沉重

一方與世隔絕的淨土,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寺廟。

小和尚把石頭綁在魚,青蛙和蛇的身上,看它們負重掙紮而開心大笑。老和尚默聲不語,晚上趁他睡着,把一塊石頭綁在他身上,第二天,要求他去解救被他綁着的魚,青蛙和蛇。并告訴他,要是小動物們死了,他身上的石頭就要在心裡背負一輩子。

魚死了,青蛙一息尚存。當看到蛇慘烈的死亡場景時,小和尚傷心痛哭着說,他錯了。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頑劣的天性與生俱來,然而,人心底裡罪惡的大石頭也與生俱在。

頑劣可以教化,在人生不斷的錯誤裡,從自身的行為裡,慢慢解脫。孩童的頑劣是天性。童心未泯,也是天性。

天性裡的快樂,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不知的。教化固然使其醒悟,但教化微乎其微。因為人性裡,除了天性的殘忍,還有無窮的欲望。

人之初的性情本無善惡,而前輩的諄諄教誨,使之分辨了善惡對錯,知了榮辱羞恥。并感覺衆生平等,生命可貴。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二、 夏:貪,欲,嗔,癡,人性勃發

小和尚漸漸長大,身體成熟,欲望勃發。看到兩條蛇的纏繞交配後,本能的欲望被喚起。

蛇在聖經裡幾乎是罪惡的隐喻,又是欲望的隐喻。亞當和夏娃是在蛇的引誘下,偷吃了禁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園,從此開始沉重的人生苦難。

小和尚也是。普天之下的大衆,鮮有人能幸免。

遇到來寺廟裡治病的少女,小和尚愛莫難舍,在最初的試探,互相的對望,朝夕的相處裡,欲望焚身。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當他和少女進行了人性的初禮之後,曾經奄奄一息的少女,活了過來,并且越來越健康,越來越靈動了。少女遺失的靈魂,便在這愛情裡,找了回來。

靈魂找了回來,病就好了,病既然是好了,自然該下山了。少男少女的錯誤,誰能說,那是錯誤呢?那麼美好的愛和性,正是人生所求,人之常情。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老和尚了解,但如何把這欲望看管起來,那要看各人造化。

小和尚已經成年,他經受不住相思之苦,愛欲折磨,随即下山。欲望顯然是不夠的,貪戀,嗔癡,随之而來。

火辣辣的夏,是燃燒着的,瘋狂的人性。飄流在水上的寺廟,也就是建立在人性之上的禁止。然而,若非自我禁止,他人愛莫能助。

寺廟雖無牆,卻有門,人人得門而入,為其正當。而小和尚舍門穿牆而過,與少女私混,那一刻,他已然無視内心裡的那堵牆,犯了佛法裡的重重原罪。

《聖經》裡:法利賽人捉住了一位正在行淫的婦人去刁難耶稣,婦人的行為依摩西律當亂石砸死。耶稣如果不處死婦人,便犯了違律罪;若處死婦人,則又犯了殺人罪。看似兩難的問題,耶稣輕松化解: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拿石頭砸她。圍觀衆人聞聽此話,紛紛離去,作鳥獸散了。

原罪人人有。

小和尚無法忍受失去少女的日日夜夜,他攜了觀音像,離開廟宇,下山還俗,過起滾滾紅塵裡的小日子。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面對原罪,老和尚隻會心地了解,并遠遠地看着。人生皆是自願。罪也好,緣也好,孽也好,罰也好,内心裡高度的覺悟,非自已不能參透。

老和尚說,淫欲喚醒了占有的欲望,這會導緻殺身之禍。果不其然,當夏天的情欲一過,便是秋的因果了斷。

三、秋:一心向佛,愛恨情仇難斷

多年後的秋季,老和尚看到了在報紙上的一則通緝令,小和尚殺妻潛逃。

老和尚便開始縫制僧衣,接納要回來的小和尚。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長成青年的小和尚,回來後,吃了老和尚一頓好打,卻依然不能息滅内心怒火,他無可解脫。他愛她,可是她卻跟另一個男人跑了。愛而不得,小和尚把她殺了。

老和尚說,你喜歡的,别人也喜歡啊。

言下之意,喜歡被辜負,也是常有的事情。愛情不是對等的,人生也不是對等的。不是你拿了十分的真心,就能夠喚起十分的真心,如果不能換到,都要毀滅對方嗎?

最重要的是解脫自己。從愛恨情仇裡,跳出來看事情,就能夠平靜了。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老和尚要他用那把殺人的刀,雕刻寫在木闆上的經文,字未寫完,警察來訪。

一時之間,劍拔弩張。老和尚要小和尚繼續刻字。

從最初的狂怒,到後來的慢慢平靜,小和尚刻得筋疲力盡,忘我忘情,他的愛恨情仇在全然不顧的勞作裡,得到了解脫,痛也沒有那麼痛了。

前來拿人的警察,在神聖的佛堂前,開槍打靶,屢次不中,而老和尚,一顆石子随便出手就中。看似平常普通的和尚,原來又一位掃地僧。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警察劃船帶小和尚走,船在水中,有一刻無法劃動。原來,老和尚也動了情,想留下小和尚。佛法難圓滿。

小和尚被帶走後,老和尚選擇自焚圓寂。閉了六門,卻依然淚流滿面。回望這一生,他一定有許許多多的遺憾,佛法永無盡頭,即使對于修行一世的老和尚,卻也難以圓滿。

小和尚作惡時,他為什麼,沒能夠在第一時間裡救助弱小的異類?而是任生命逝去?

老和尚的流淚,飽含了太多的意義,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他也無法六根清靜。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三、 冬:救贖裡,完成自我的修行

刑滿釋放的小和尚歸來,已經是個成熟的中年人了。這一次,他一心向佛。為自己贖罪。

他鑿冰取出老和尚坐化的舍利子,供奉于雕刻的佛像面前。

打開老和尚的遺物,有一本武林秘籍。原來,老和尚在塵世時,就是高人。難怪一出手,一顆石子,便能打中。

中年的小和尚,開始練功,修行。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某日裡,一蒙面女子,帶一嬰兒入廟門。痛哭之後,舍下嬰兒落荒而走,匆忙之中,卻掉進了和尚開鑿用來洗臉的冰窟窿。失了性命。

和尚看她真面目,影片卻展示出一尊佛像,原來,人人都是一尊佛。佛法講究因果報應,前身後世。丢棄幼小,她終究也是做了惡,得了報應。

廟裡,從此,又有了一個小和尚。誰知道,當年的小和尚,是否也是如此的身世背景?

成年的和尚,面對這一尊失去的生命,無法原諒自己。他為那個自己鑿開的冰窟窿再次背負一條人命。

他主動背上那塊還債的石頭,踏上漫長的救贖之路。伴随他沉重腳步的,是他年少時曾經折磨的魚,青蛙和蛇三個生靈的閃回片段。

在一段悲壯的音樂中,和尚把佛像供奉到了山頂,讓佛陀來俯瞰衆生,自己也完成了一段修行。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五、又一春:生命的大徹大悟,生命的交替輪回

又一春裡,那個棄嬰變成了小和尚,山澗裡,他繼續和尚小時候的遊戲。這個小和尚更殘忍,拿石頭,直接塞在了魚,青蛙和蛇的嘴裡。

如今的老和尚已經看透了人生,會再次領着小和尚體會人情冷暖。小和尚會再次遇到生命,情欲,仇恨是非等問題。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又是一輪生命和教化的開始。

一代一代的人,在人性的驅使下,重複着同樣的行為,承受相似的懲罰,最終又在自悟裡,參透人生的真谛。

沒人能跳脫,因為人類難以克服的本性。

佛陀在高高的山巅,俯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輪回,它不語,亦不救,所有的生靈,唯有自悟。

也許你還想看:

《我的天才女友》,一部值得所有女生圍觀的影視作品

《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裡,最美麗動人的愛情

《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裡,那個自我的女人,活成了女人的榜樣

《迷霧》——狠女人,為什麼人人愛

《歎息橋》,走不出的愛情羅生門

​《婚姻故事》,一部道盡愛與失去的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緣起緣滅一場空,佛不渡人人自渡

(圖檔來自網絡)關注我們,從女人視角看世界,共同探讨更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