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簡稱“巴”或“渝”,位于中國西南部,是四大直轄市之一。重慶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曆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雙重喜慶”,由此得名。重慶市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其中,就城口縣來說,人口僅18萬,位于長江上遊地區、重慶市東北部,地處重慶、四川、陝西三省(市)的交界處。城口縣這一建制始于1913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了。

一
首先,城口縣隸屬于重慶市。在地理位置上,城口縣位于長江上遊地區、重慶東北部,處于東經108°15′至109°16′、北緯31°37′至32°12′之間。城口縣東北與陝西省鎮坪縣、平利縣、岚臯縣、紫陽縣接壤;南與重慶市巫溪縣、開縣、四川省宣漢縣毗鄰;西與四川省萬源市相連,也即該縣地處重慶、四川、陝西三省(市)的交界處,擁有比較特别的地理位置。城口縣的總面積達到3232平方公裡。就城口縣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巴國的疆域。
二
到了戰國時期,秦國消滅巴國,今重慶市城口縣一帶成為秦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城口縣一帶屬巴郡這一建制。進入到西漢時期,該地區屬巴郡宕渠縣。東漢和帝時,析宕渠之東設立宣漢縣,該地區屬巴郡宣漢縣。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城口縣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該地區屬巴西郡宣漢縣。西晉建立後,今城口縣一帶屬巴西郡宣漢縣。東晉恭帝時,析宣漢東北部設立東關縣該地區,屬晉昌郡東關縣。南北朝時,宋屬晉昌郡東關縣。齊屬晉昌郡東關縣。梁屬南晉郡東關縣。
三
北周時期,今城口縣一帶屬并州永昌郡宣漢縣。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該地區屬并州通川郡宣漢縣。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今城口縣一帶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進入到五代十國時期,該地區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南宋時期,今城口縣一帶屬達州通川郡通明縣。元朝建立後,該地區初屬達州通川郡通明縣,至元二十二年,元朝省永穆、東鄉、通明三縣屬達州新甯縣。
四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該地區屬達州太平縣。清朝取代明朝後,今城口縣一帶屬四川省川東道太平縣。到了1913年,正式設立城口縣,屬川東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了。就城口縣來說,因城口山為名,一說因地當陝西、湖北入川門戶,形如城口,故名。1928年,城口縣直屬于四川省。1981年9月,城口縣屬四川省萬縣地區。1998年1月1日,城口縣劃歸重慶市直管。截至2018年底,城口縣總面積達3289.1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18萬人,為重慶市人口較少的一個縣。對于城口縣,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