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遊縣榜頭南溪郭氏祖祠裡
供奉的許多木籽牌上,
會驚奇地發現,
南潮開山祖先郭玖系國子助教。
從木籽牌中可找到的南潮先祖有六十多塊,
其中标注為“歲進士”的四塊,
标注“國學生”的二十多塊,
還有郡學、武生等。
足以看出,
南潮史上書香門第齊聚,
文化積澱厚重。
南潮村為砺山村的舊名,位于度尾鎮東北部,距集鎮中心1.8公裡,是個少數民族村,總人口約3060人。南潮村今有清代八座别具一格的古民居,分别是培英厝、橫頭厝、頂竈、下頭厝、中厝、三座厝、厝尾、新厝。其中最具有特色和規模的是培英厝古民居。一花一世界,一座古民居記載一個故事。郭瑞英,清代進士,他艱苦創業,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晚年為子孫建立了規模宏大的祖厝,流芳百世。同時,南潮村還是“八閩雕龍始祖”郭懷故裡。他雕刻的南潮宮,是名揚天下的石雕宮殿,民間博物館,現為福建省文物保護機關。
更出奇的是,在全縣郭氏現存查到的9座古匾額中,南潮村就深藏不露完整地儲存了春晖藹瑞、雍璧耆英、選魁、釣璜紀瑞、蜚聲直隸、祥雲飛熊、梁案傳經、便殿講經等8座。每塊牌匾分三部分,正文是主體内容,右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是匾額主人身份和頒發者身份,還有具體的時間。有的匾額周邊還雕刻着精美花紋,包括蝙蝠、花瓶等不同形象。其中一塊牌匾是“選魁”,與科舉等級有着直接的關系,是政府給予的一種肯定。“魁”在古代科舉制度中對鄉試中榜者的一種稱呼,秀才鄉試中榜成為舉人後,政府會為其頒發相應的牌匾。其他7塊均是壽匾,顯示的是當時官員為官家或鄉紳其家人祝壽時贈送的,也是政府對官員家屬的一份精神厚禮,是非常難得的一份文化遺産。
他們分别是:
1.春晖霭瑞 這是乾隆十四歲次已巳仲秋,賜進士出身的山部郎兩典滇中試升福建監察禦史仍欽命提督學院事葛德潤為仙遊縣興賢裡國學生郭鳳母興化府生員郭龍光祖母王氏八十壽慶的“春晖霭瑞”匾額。
2.雍璧耆英 這是嘉慶歲舍戊辰孟冬,翰林院編修,提督福建全省學政加三級記錄二次,浙東葉紹本受命送給仙遊縣學生員郭襲父親太學生思樂與母親吳氏六十雙壽的“雍璧耆英”匾額。
3.選魁 這是嘉慶歲次庚午季冬,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禦使,巡撫福建軍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饷加五級記錄十次汪志伊送給興化府仙遊縣興賢裡貢生郭瑞英,由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級郭尚先書寫的“選魁”匾額。
4.釣璜紀瑞 這是鹹豐歲次庚申暮春,特授仙遊縣儒學左正堂加三級羅殿囗欽命福建全省提督學院口口為興賢裡介寶生員郭當錦八十壽慶送的“釣璜紀瑞”匾額。
5.蜚聲直隸 這是同治元年歲次壬戍梅月,賜進士出身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五級紀錄十次慶囗端為欽加同知銜郭尚德六十壽慶送的“蜚聲直隸”匾額。
6.祥兆飛熊 這是同治歲次癸酉孟冬,賜進士出身安徽布政司加五級紀錄十次宗弟柏陰為興化府仙遊縣郡庠生選舉邑介寶宗兄郭岚七十四榮壽送的“祥兆飛熊”匾額。
7.梁案傳經 這是光緒七年歲舍辛已王春,欽命兵部侍郎都察院右付都禦使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饷勒方琦為興化府仙遊縣貢生郭有職暨陳孺人七十雙壽送的“梁案傳經”匾額。
8.便殿講經這是光緒三十三年歲次丁未王春,欽命福建等處承宣布政司布政使加十級紀錄十次連甲為例貢生郭尊三七秩榮壽送的“便殿講經”匾額。
-end-
作者:郭秋維 文/圖
編輯:林群 美編:李婷婷
稽核:蔡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