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說馬航MH370失聯客機大資料分析

再說馬航MH370失聯客機大資料分析

此前我說過,如果馬航mh370失聯客機被大資料分析揭開謎底将不感意外,主要的依據就是美國衛星營運商digitalglobe(數字全球) tomnod衆包網站平台(crowdsourcing)所釋出的疑似事發區域的衛星圖像,雖然沒有做到大資料自動分析,但志願者“地毯式”搜尋,所為人肉搜尋,這可以看成是一種大資料應用。真相一定就就隐藏在衛星圖像資料背後,或者換句話說,馬航mh370失聯客機一定會在這些資料中心留下蛛絲馬迹,對嗎?關鍵是,怎麼把這些蛛絲馬迹找到。

截止到發稿時間為止,馬航mh370失聯客機事件最新進展是澳洲發現疑似失聯客機殘骸,澳洲瞬間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心,新聞媒體、救援團體紛紛奔赴澳洲,就連雪龍号也趕往疑似海域。需要稍加關注的是,澳洲發現疑似殘骸所利用的恰恰digitalglobe所釋出的衛星資料,據說是16日的衛星資料,但澳洲總理表示,衛星發現疑似殘骸可能是貨輪集裝箱,确認疑似殘骸需要兩三天時間。

再說馬航MH370失聯客機大資料分析

 有消息稱,事發區域風大浪高,沒有發現殘骸。已經太多的不解讓人疑惑,我想也不多我另外加一個疑惑。為什麼要眼見為實,才會知道疑似殘骸是集裝箱還是飛機殘骸呢?如果懷疑是集裝箱,為什麼不用大資料求證一下呢?考慮相關海域、洋流,以及海運運輸、集裝箱丢失等因素,不是很快可以論證一下嗎?facebook、twitter、微網誌一下也可以啊,處在網際網路時代要學會網際網路的思維啊。

還有,如果疑似殘骸是通過16号的資料衛星資料捕獲的,那麼,從16号到現在,這個殘骸還存在嗎?為什麼不追蹤一下,至少知道,殘骸是什麼時間消失的吧?是以,既然依靠大資料擷取了資訊,就要把大資料進行到底,不是嗎?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3-22</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