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新:FileThis怎樣合法收集使用者資料

創新:FileThis怎樣合法收集使用者資料

       filethis資料在爆炸性增長,而這些資料卻不再屬于創造資料的人,大資料的原始資訊從我們的生活中産生,我們卻不能輕松回顧我們的“資料生活”。但是在将來,使用者将對他們的資料獲得更多的控制權。

  最近,出現一些新的服務,允許使用者從他們公司拿回自己的資訊。例如今天開始全面啟動的filethis,它允許你收集、加密和存儲你的所有電子賬單,并将來自不同公司文檔整理到一起。

  filethi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brian berson說:“你有很多的文檔資料——我們也相信你擁有這些檔案的所有權,他們都是你的資料——但是現在這些檔案中很大一部分都不在你的手裡,你的那些文檔保留在不同的網站上,被與你發生交易的不同公司占有,而不是你。”

  想想你的那些來自不同的公司單據,你的航空旅行賬單、你的電話記錄單。有時候你可以在網站上找到一些這樣的資訊,但要下載下傳下來通常是很難的。

  一些公司已經允許使用者下載下傳自己的存檔了,如twitter、facebook,google也允許使用者下載下傳郵件、月曆、語音和youtube等部分使用者資料。

  通過讓客戶将銀行、公用事業公司、保險公司、信用卡公司、手機供應商和零售商結算單下載下傳到一個數字電子資料庫,這些服務還簡化了付費方式。提供這些服務的公司包括manilla,據說它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有近100萬活躍使用者,還有doxo公司。兩家公司都通過将客戶的紙質賬單轉成電子賬單從那些公司賺錢。使用者可以通過manilla和doxo免費下載下傳到自己的資料。

  marc karasu,manilla的市場營銷部門副總裁說過,像at&t;和花旗銀行需要為每個使用者賬單的轉換支付他們25到35美分,否則,他們自己每列印一份賬單,郵寄給使用者就需要花掉1美元。manilla是hearst公司(雜志和報紙出版社)旗下的分公司,manilla每年收入數百萬。“這是一個全新的事物,”他說。“要說服這些公司是個巨大的挑戰。”

  相比之下,filethis采用的是一種免費增值的商業模式。使用者每周都可以免費擷取一次來自八個公司的資料(銀行、公用事業公司等)。如果要擷取其它來源的資料,或者查詢更多的次數就需每年支付50美元到125美元不等的費用。因為他們不會從這些公司得到收入,是以即使他們不願意提供這些資料,filethis也能(在得到你的允許下,借用你的名義)從這些公司得到資料。

創新:FileThis怎樣合法收集使用者資料

        上圖是filethis資料資料庫,它允許使用者将自己的資料整理到一起。

  這種方法,基本上是一種網絡搜集資料的辦法,可以和銀行這樣的企業打交道,他們可以通過擴大首頁通路量産生自己的業務和擷取廣告收入。

  berson,一位生活在加利福利亞mill valley的南非土著人,他說:“網絡搜集資料總得來說不能作為一個長期可行的技術——它對我們這些開發者來說會有時間上的限制,我們正在努力,希望将來能有更好的選擇,但在目前想要擷取來自所有公司的廣泛支援,最大程度的友善使用者,這是唯一可行的技術。”

  filethis(已經通過風險投資基金籌集了200萬美金),允許使用者将檔案存儲在它的雲上或者是他們的加密資料庫中,如personal.com,也可以存儲在其它的網站,如dropbox或evernote。這些檔案用ocr掃描過然後進行編碼以簡化資訊搜尋過程,而這在過去,得從一大堆的賬單中逐頁查找。與manilla不同的是,filethis允許使用者上傳其他檔案,如房屋說明書、遺囑和合同,以此建立一個更完整的資料存儲庫(doxo公司也允許上傳)。

  filethis到目前還隻是試用階段,不過使用者已經可以通過它從主要的大公司擷取自己的資訊了。我可以檢索到美國郵政的賬單,不過檢索我的萬事達卡就不行,因為filethis還不能通路我的銀行。他們目前從320個不同公司擷取資料,預計今年年底這個數量能達到1000。

  某些領域的大資料,比如過去的飛行記錄或者其它容易忘記的事情,把這些資料收集起來很簡單。對于filethis這樣的服務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幫你奪回那些本該屬于你的檔案。預計,這類服務會在未來繼續擴充其功能,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2-18</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