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隐私資料開價50元/月,你賣嗎?

隐私資料開價50元/月,你賣嗎?

美國有一家企業開價 8 美元/月(約合人民币 50 元)收集使用者的隐私資料,你願意把自己的資料賣出來換點小錢嗎?消費者在網上點了多少贊、喜歡上什麼網站、經常購買什麼物品,這些資料都可以讓企業挖出金子。

一家名為 datacoup 的創業企業是一家專門收集使用者隐私資料的企業,然後通過資料挖掘來賺錢。datacoup 絕對不是第一家這麼幹的企業,但絕對是第一家願意為消費者掏錢的企業。

目前 datacoup 正在開展一項隐私資料換錢的内測服務,使用者把自己的社交網站 facebook、twitter 和自己的銀行卡、信用卡交易記錄送出給 datacoup 公司,就可以換取 8 美元(約合人民币 50 元)的資料收入。datacoup 計劃未來通過向企業出售從資料中發現的趨勢等資料來盈利,消費者大可放心,企業買到的資料都已經被抹去了個人資訊。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每天都在交易自己的資料。當人們在搜尋引擎的輸入框裡收入内容的時候,其實就是用資料換到了搜尋引擎供應商的免費服務。datacoup 的總裁和創始人 matt hogan 說他希望能為使用者提供直接參與到資訊交易活動中去,“如果消費者想要做出明智的選擇,就應該有選擇把資料賣給誰的權利。”

hogan 說,在内測期間已經有 1500 人送出了申請,再過幾個月将會把這一服務向公衆開放。另外,datacoup 還允許使用者上傳自己的可穿戴裝置的資料或者過往的網頁浏覽記錄。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企業從 datacoup 手裡購買資料。datacoup 現在囤積了社交網站、使用者網絡、營運商的大量資料。hogan 說,datacoup 收集了對廣告商特别有用的資料,沒有哪家廣告企業可以提供這樣的資料,更特别的是 datacoup 還包含了使用者的消費記錄。他說:“兩種資料都很有價值,如果能在同時利用,肯定可以獲得更多價值。”據了解,datacoup 的靈感來自于 datalogix 這款連接配接社交媒體和購物網站的資料中介商。

卡耐基梅隆大學隐私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人員 alessandro acquisti 指出,其實使用者出售自己資料的行為在過去幾年就已經出現,但是一直都沒有成為趨勢。計算機科學家 jaron lanier 則認為人們一直都沒有看到自己的隐私資料的價值。

“從道德上來講,消費者知道自己的資料去了哪、誰在用和結果是什麼都是合情合理的。”acquisti 如是說。然而,datacoup 并不會告知消費者他們的資料去了哪,而且除了 datacoup 還有 twitter、facebook 和信用卡公司可以随大流一起賣資料。

還有,人們如果想靠賣自己的隐私資料賺錢,就必須接受 datacoup 的條款,不能獲知資料被何方使用。假如說消費者今天還覺得 50 塊錢很賺,但是也許那一天後悔了,發現各大網站和零售商開始鋪天蓋地地提供個性化的廣告,給生活造成了煩惱。“賣隐私資料值不值,真的很難判斷。”

hogan 則認為,鼓勵人們更多地思考隐私資料和價值,能啟發他們去要求其他企業公開隐私政策,了解其他公司是否在背地裡賣使用者資料。“datacoup 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的。我認為 datacoup 能幫助使用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資産(資料),創造一個更高效的市場。”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2-16</b>

<b></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