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加坡:打造成全球資料管理中心

新加坡:打造成全球資料管理中心

 “對于新加坡,資料就是未來流通的貨币,而我們目前所做的就是将新加坡打造成全球資料管理中心,進而有能力與企業合作,将資料的潛在價值轉化為可見的商業利潤。”——吳汭剛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資訊通信與媒體業執行司長

【大資料國家檔案】

國名:新加坡

資料開放計劃:data.gov.sg、《個人資料保護法》

大資料國家戰略:釋出智慧國家2015年(in2015)

釋出時間:2006年推出

主導機構: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

核心内容:從大資料基礎設施、政府服務、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和立法角度,推動大資料生态的完善,以及在企業應用和政府服務中的落地

涉及部門: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土地管理局、人力部、教育部、交通管理局、衛生部等

        新加坡和南韓類似,都具備全球頂級的寬帶網絡、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條件,另外政府對資訊産業很重視,各種應用的開展也相對較塊。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da) 2006年就釋出“智慧國家2015年(in2015)”計劃,希望将新加坡建設成一個以資訊通信驅動的智能化國度和全球化的都市。最近,新加坡政府又對提出支援新加坡企業采用大資料技術,利用大資料提升政府服務水準。要做到這點,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産業叢集組進階總監tan engpheng認為,将會涉及到三個方面:首先是刺激需求方,其次要通過吸引領先的供應商來加強供應方的實力,以及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來支援生态系統。

基礎設施方面

新加坡是世界網速最快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十大高速網絡架構之一,承載了東南亞地區半數以上的第三方資料中心儲存量。另外,作為全球資料管理樞紐的地位,新加坡彙集了東南亞超過50%的商業資料托管及中立營運商資料中心。據媒體報道,新加坡還計劃建立一個占地面積超過12公頃的資料中心園,以吸引世界級的網際網路及媒體公司在新加坡發展其内容及服務。衆多國際it巨頭如谷歌、paypal等都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資料中心。

政府服務方面

新加坡電子政府采取的是“市民、企業、政府”合作的模式,市民和企業可以全天候通路1600項便利的政府線上服務。市民隻需牢記一個密碼:新加坡通行證(singpass),即可享受相關電子政府服務,如便捷地在網上查詢交通出行資訊,辦理住房申請和稅務申報等。企業組織也擁有統一的與各政府機構進行互動的唯一身份識别碼(uen)。企業可以線上辦理商務許可服務,工作許可服務,還能通過電子商務中心查詢和參與政府招标與采購項目。

資料公開方面

data.gov.sg是新加坡政府分享公開資料的平台,2011年6月啟用,目前開放了來自60多個公共機構的8600個資料集,其中50%的資料是可機讀的。其中,onemap是一個地理空間資料共享平台,目前有60種不同的地圖主題。利用這些開放資料企業和部門已經開發了100多項應用,涉及停車資訊、公共廁所、野貓管理等。2013年8月中旬,新加坡政府宣布将在2013年底之前開放更多資料,并使得資料支援onemap平台的機讀要求,以促進社會創新與協作。2012年,新加坡政府還公布了《個人資料保護法》(pdpa),旨在防範對國内資料以及源于境外的個人資料的濫用行為。新加坡政府積極推進資料公開,新加坡土地管理局(singapore land authority)為基于位置的服務(lbs)的企業提供了開放資料平台,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通開放交通資料,鼓勵企業或個人開發提升公共交通效率的應用軟體。

技術研發方面

emc公司在新加坡設有大資料分析實驗室,dell、intel和revolution analytics等企業也都在新加坡開設了大資料創新中心,提供針對亞洲市場的大資料和預測分析創新的解決方案開發支援。如今,新加坡資訊通信研究院(i2r)與百度在東盟自然語言技術開發領域進行合作。新加坡高性能計算研究所(ihpc)通過對人們第一印象的模組化研究,通過社會認知分析,幫助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亞洲消費者。

應用創新方面

2013年中起,一整套針對零售企業的商業分析共享服務将在新加坡逐漸啟動。2013年7月,ida宣布将與三家橫跨衛生保健、制造業以及廣告媒體行業的全球企業發起“資料創新挑戰”,并将以此為起點,陸續向其他領域推進。通過活動召集感興趣的資料科學家、資訊通信技術企業以及學術研究機構,通過“衆包”,提出創意和商業解決方案,以此改善流程,促進全球平台上的共同創新。新加坡人力部也宣布将推出的一個全新互動網站,提供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相關的官方統計資料。雇主和雇員都可以使用該網站上的工具,把其所在組織的工資、雇傭條件及員工流動率等名額, 與全國或行業規範進行比較。

人才培養方面

新加坡同時鼓勵大學設立資料挖掘和分析平台。2012年,新加坡管理大學(smu)推出的“livelabs”創新平台,旨在增強新加坡在消費者和社會行為領域的資料分析能力。新加坡國立大學也與ibm聯合設立新國大商業分析中心(centre for business analytics),旨在幫助企業加深對大資料的了解,并将其與行業經驗緊密結合,以解決目前業務中所面臨的挑戰。新加坡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培養2500名資料分析專業人才,并已經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開設了相關專業的碩士班。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2-09</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