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時代的中小企業創業

大資料時代的中小企業創業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談論大資料的時代!先說三個故事吧

  【故事一】奧巴馬重新競選總統,他的團隊沒有簡單的拿錢去砸電視廣告,相反,他們去精确的通過民調的資料分析每個區域的選情,找到那些支援率不高的人群,并在那個人群中通過符合那個人群的媒介去投放宣傳片,最後打敗了競争對手。有意思的是,早在選舉結果前,就有一位it高手宣布奧巴馬獲勝,因為他通過各州的民調建立了一個資料模型,最後模拟出來的五十個州的結果,對了49個州,錯的那個州最後沒影響到最後的選舉結果。

  【故事二】百度公司副總裁曾良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百度在分析網民搜尋化妝品的資料,發現有那麼一個化妝品,網民搜尋了它以後,大概還有1/4的網民會去搜尋試用的年齡,其他化妝品資料上看不到這個趨勢。這個大資料告訴我們什麼?這種化妝品的年齡定位不是太清晰,購買者或者說有潛在意向的購買者不太清楚他到底适用什麼年齡,于是百度把這類資訊回報給化妝品品牌的擁有者,于是他們專門生産一個25歲裝,告訴他們這個化妝品可以hold住25歲的女孩,這個大資料的挖掘有效的幫助了這個品牌重新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故事三】一家家具創業公司的老闆高揚在三年前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對家具一竅不通,進來以後發現這個行業很奇怪。一個暴利的行業,從出廠到消費者手裡好幾倍的加價,但奇怪的是這個行業幾乎所有人都不賺錢,工廠虧本,賣場也倒閉。高揚是矽谷回來的,最後他分析行業虧損是效率問題,這是一個效率很低的行業。家具不是快消品,消費者不是天天要買家具,是以挑戰在于如何精準的在客戶需要的時候找到客戶。用傳統的辦法做的話,消費者1萬塊買的家具有4000塊是交租金的。高揚于是在百度首先通過搜尋引擎去精準的找客流,其次是通過資料分析找到最流行的爆款。這樣一個單品一個月可以把全國的需求聚集起來,做幾百上千件,這樣生産就會很高效,單件成本低。最後商家和消費者得到雙赢。

  三個故事都是真實故事。第一個故事不說了,故事二和故事三是百度的2013年中小企業推廣盛典中的分享。聽了這三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可能很多人會恍然大悟,原來大資料不是什麼神秘的玩意兒,大資料就是幫我們賺錢的,幫我們更好找到客戶,更好找到流行趨勢,更好的發現使用者需求。

  簡單粗暴的經濟模式已經成為過去,今天是資料的時代。未來的一切都是資料化的。過去的十年,傳統企業跟網際網路企業是泾渭分明。傳統企業覺得網際網路根本跟他們沒什麼關系。說起網際網路,談的最多的就是電子商務和網際網路推廣。電子商務上淘寶,推廣上百度。傳統企業認為網際網路無非是一個工具一個管道而言。但在2013年,一切都發生了變化。網際網路已經不是簡單工具和管道,網際網路企業已經越來越多的跨界進入到了傳統行業。而網際網路企業和傳統行業最大的差别是網際網路企業的一切營運都是資料化的,而傳統企業對資料的敏感度遠遠不及網際網路企業。而未來将不會有傳統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之分,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将水乳交融,誰能更好的掌握資料,掌握使用者,誰就能在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

  有人說,你拉倒吧。有些行業比如房地産,我要什麼資料?中國人住房是剛性需求。北上廣深,出一套房子賣一套房子。他們錯了,假設有一家房地産公司能夠建立一個很好的資料模型,把中國人每一代的數量,年齡,收入,遷移趨勢,還有其父輩擁有的房産數,其個人對住房消費的需求程度做一個模型的話,就能更好的知道什麼時候房産會過剩,或者什麼樣的人群在什麼樣的情況有更好的改善住房的需求;什麼樣的設計和配套更受歡迎,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開發風險,獲得更多的客戶。實際上,如果房地産市場放開,類似小米這樣,粉絲經濟,先交錢,再建房,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但這一切都離不開資料。什麼是資料?百度一天處理60億個搜尋請求,每一個搜尋請求都對應着一個使用者的行為。這個使用者的行為就構成了一個資料,把衆多的資料聚集在一起,就成為了大資料,就能抽象出使用者的行為,特征。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資料的形式當然不限于文字搜尋,比如使用百度地圖,會有位置資料,而位置資料跟個人資料進行比對又可以更好的發現使用者的特征和需求。是以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切的資料在雲平台彙集之後,就變成了大資料。

  資料光是存儲是沒用的,還需要使用。傳統的中小企業利用搜尋引擎推廣他們的産品,這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未來一定是開放大資料平台,中小企業如何利用好大資料平台這才是未來最大的商機。

   中國超過1300萬家中小企業,創造了我國50%的稅收,60%的國内生産總值,80%的就業。但這還遠遠不夠,未來的中小企業将比美國還要多,誰讓中國人人多,需求也紛繁複雜呢。中小企業的春天一定是跟精準的營銷和服務相關的。在過去,中小企業用百度推廣進行産品推廣。在未來,中小企業要用百度的資料重構自身的商業模式,從使用者需求出發,發現趨勢,然後按需制造。一個小微企業也許隻是服務一個特定的精準人群,但不用陷入到價格戰,獲得合理的利潤。甚至這個小微企業都不用天天在辦公室上班,而是通過手機終端,即使在全世界旅行度假也可以為客戶服務。這個不是神話,實際上很多的中小企業已經在這麼做了。

  我覺得未來隻有兩種企業,一種是搭平台的,一種是提供具體内容服務的。百度是搭平台的,但是百度不可能什麼都幹,是以依托在百度類似平台上的中小企業完全可以成長成自己行業中的百度。用百度 副總裁曾良的話說:百度推廣用大資料幫助中小企業赢在新的時代。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02-05</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