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proxil從手機驗證假藥到醫療大資料

Sproxil從手機驗證假藥到醫療大資料

       很少有高科技創業公司能夠挽救生命,緻力于手機應用的創業公司sproxil可能是個罕見的例外。 sporxil提供的産品非常簡單,顧客在買藥之前隻需要發一個短信就可以檢測藥品的真實性。sproxil與藥企合作在藥品包裝上貼一個有代碼的标簽,隻要顧客購買藥品前撕開标簽,用手機把代碼發短信到産品驗證号碼上,立馬就可以得到藥品是否真實的短信回複。 隻有在假藥泛濫的開發中國家,人們才能明白這一簡單解決方案在生活中能起到怎樣的作用。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在開發中國家銷售的藥品中 高達30%是假冒的。在加納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市場上高達50%的藥品是不合格的,這意味着它們包含藥品的劑量很低,不足以起到預期效果。據估計,每年約有70萬人死于假藥。 從2009年sproxil建立并在第一個藥瓶上貼上驗證标簽開始,消費者的反應可謂是立杆見影。7個月後,用sproxil驗證假藥的人數已超過兩萬,而僅兩年後,移動産品真實性認證系統已使用了100萬次。

  驗證需求和媒介

sproxil的創始合夥人、ceo ashifi gogo從小在加納長大,他發現在非洲許多國家盡管無法得到清潔的水、藥物,但幾乎所有地方都可以用手機上網。“事實上,許多非洲國家開放電信産業創造出蓬勃的移動市場,給用手機來解決這些基本問題提供了很多機會。” 假藥泛濫為真假驗證産品提供了廣大的市場,而普及的手機和電信服務又給産品提供了極為便利的媒介。 不同于傳統的在藥物供應鍊過程中的防僞努力,sproxil的技術将藥物驗證放到最終消費者手中的移動裝置,通過通訊技術來實作。ashifi gogo的常春藤大學工程專業博士的背景使得其掌握如何用短信和基于雲的非對稱加密和驗證技術來完成其設想——即簡單帶有編号的标簽以及強大的的後端分析。 盡管背景分析頗為複雜,對一個想要買藥的消費者來說,隻需要簡單的三步:首先刮開标簽藥物揭示pin碼,然後用手機發送pin碼到一個指定号碼,之後就可以等待一個短信回複确認它是“真的”或“假的。” 更重要的是,對消費者來說,這一服務完全是免費的。一切高昂的背景雲計算模型以及移動商的電信費用全部都是由使用這項産品的制藥公司和中介機構來支付。

  制藥公司為什麼要付費?

制藥公司要做的也很簡單。想要貼上sproxil的防僞辨別即需要付費。在奈及利亞,sproxil已經售出了超過500萬的防僞辨別。sproxil的客戶包括一系列本地公司,也包括像葛蘭素史克、強生一樣的全球制藥巨頭。光是葛蘭素史克一年就要買200萬個标簽用于其在當地的疫苗銷售。 早在與sproxil合作之前,全球制藥公司早已為假藥傷透了腦筋,據世界海關組織(wco)統計,假藥估計有20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 有報道顯示,2013年初,國際刑警組織和29個制藥公司達成協定,三年出資450萬歐元,建立打擊假藥關聯機制。支援該項目的制藥公司有阿斯利康、拜耳、布邁施貴寶、第一三共制藥、葛蘭素史克、強生、默克、諾華、輝瑞、賽諾菲等。 同樣是花錢,購買sproxil的服務看起來可能會有針對性的多。任何一個假藥的資訊将連同驗證短信以及短信上所提供的購買位置,使得制藥公司直接定位假藥的來源。 盡管sproxil在中國還名不見經傳,但在非洲開拓業務的中國藥企也早已是這類手機驗證系統的使用者。 在過去幾年裡,中國制藥企業在非洲的聲譽受到了重創。中國公司的形象與治療疾病沾不上邊,反而被指責為是一個向非洲大陸傾銷假藥的龐大産業的中心,造成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損失和難以計數的生命損失。根據媒體報道,中國企業桂林制藥已經在非洲推出了針對本公司生産的抗瘧疾藥物的手機短信防僞驗證手段。 除去企業購買外,sproxil也得到了政府的廣泛支援。奈及利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nigeria’s national agency for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control, nafdac)2010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内推動sproxil的試點計劃及全國啟動。

  驗證系統大資料

除去藥品驗證外,ashifi gogo事實上有更宏偉的想法。早在2007年,gogo就曾表示:“五年之後,我不希望我們還是再說假藥,那時候我想說說我們的資料。” 從sproxil目前提供的服務來看,在藥品購買者發送驗證短信的同時,藥品的位置、銷售情況就已經發送到了sproxil資料中心,是以藥品的地理位置、市場範圍等詳細的資訊将得到準确的傳達。 gogo表示,當驗證資訊累積到一定程度,其資料整合完全可以成為對企業最可信又直覺的市場調查報告,為藥廠提供更好的使用者回報。 8月13日,sproxil宣布,其驗證系統以藥品驗證為開端,已經延展到三大洲的奈及利亞、加納、肯亞、印度和美國。 除去醫療領域,sproxil也希望将其真實性驗證系統延伸到其他領域。“盡管我們已經開始并将繼續與人道主義相關的尤其是醫療領域的業務,我們也發現有能力直接與消費者接觸和互動。”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3-08-28</b>

<b></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