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可穿戴裝置創業團隊flashunit閃點繼推出“dgc”模式後,其聯合創始人翟飛再次提出“人體ip”這一創新觀點引爆了圈内熱議。他認為,每個個體都是獨立的資料源,能夠不斷産生各種不同的人體資料,這些資料能夠推動可穿戴裝置的進一步發展,為大資料市場組成了不可替代的龐大細分市場。
“人體ip”概念在7月由《商業價值》主辦的2013miic移動網際網路創新大會上被首次提出,當時在場觀衆對翟飛提出的不少可穿戴領域的新穎觀點都表示贊同,并引起了熱議,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演講内容。可以說,這些新穎觀點為給整個可穿戴行業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翟飛表示,人體資料是大資料的一個組成要素,也是未來大資料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閃點一直關注着這塊細分市場。“就像網際網路ip位址一樣,人體也是一個ip終端,帶來了各種人體生理名額資料。” 他介紹,人體資料包括脂肪含量,卡路裡、bmi值(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指數,用以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心率、血糖、肺活量和血壓等成百上千種,這些資料給人體健康資訊帶來了複雜的組成,“是可以進行深入挖掘應用的。”
實際上,未來可穿戴裝置一定會基于大資料繼續發展。據悉,早期大資料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公司創造的大量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資料,而如今大資料的概念早已不拘于此,更多的是指代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即通過收集、整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資料,并對其進行分析挖掘,進而從中獲得有價值資訊,最終衍化出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易觀國際相關資料顯示,近年來,傳統it産業增速已逐漸放緩,而大資料市場卻在高速增長中,已經超過了傳統it産業增長速度8倍。
作為大資料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人體資料來源于每個個體,通過不斷積累,這将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人體是個巨大的資料源,通過活動将對步數、卡路裡、心率、bmi名額等資料産生直接影響,甚至會改變體溫、血壓、血糖、甘油三脂、血脂、血粘度等系列關乎身體的各項名額。”翟飛透露,也許未來一個id即表示一個個體,世上萬千物種都将有自己獨立的id,這個id記錄了個體資訊情況,特别是健康狀況。
“閃點希望實作人類健康ip化,通過使用不同的可穿戴産品,能夠記錄下不同的資料,開發出更多貼近生活的産品,真正地服務生活。”翟飛說道。
可穿戴裝置的功能遠不止監測步數、卡路裡,做資料記錄那樣簡單。短期來看,可穿戴裝置真正實作的應該是系統的健康管理,提示使用者該進行怎樣的科學運動,而長遠目标,一定是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來的可能有無限種,但可穿戴裝置一定具有常态化、即時化及多樣化的特點。”翟飛表示,閃點基于目前行業現狀,提出了dgc(device generated content)裝置驅動内容模式,由dgc産生的大資料市場也将應用在交通、保險、醫療、健身、餐飲、教育等多生活領域,“我們希望在工業設計、大資料應用和場景挖掘三個方向努力,基于可穿戴式智能技術展開積極探索與關注。”
記者了解,flashunit閃點第一款産品閃點運動記錄器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它具有計步、卡路裡、提醒等主流功能,其中智能提醒更能讓遠離家鄉、不在親人(夫妻)身邊的朋友傳遞遠方的問候,感受咫尺的溫暖。
<b></b>
<b>原文釋出時間為:2013-08-7</b>
<b>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