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草莓生産大多已進入顯蕾開花期,多數種植戶已完成扣棚膜、上棉被、鋪地膜等農事操作。目前個别地塊存在植株長勢較弱、死苗較多,白粉病誘發,葉螨為害、斜紋夜蛾幼蟲為害等問題。為了保證植株健康生長,順利進入開花坐果期,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專家提出如下技術指導意見,供生産機關參考。
合理調控溫濕度
近期外界氣溫具有日間高、晝夜低的特點,棚室内的溫度變化幅度較大,草莓生長容易受到高溫影響,引發病蟲為害。草莓顯蕾期适宜的溫濕度條件是:白天溫度為25~28℃,夜晚溫度為8~12℃,濕度為60%~70%。上午與中午可以打開下風口加強通風,防止棚内溫度過高,造成植株徒長,溫度降低後要及時關閉風口蓋上棉被,保證夜間棚内溫度。
調整地膜
鋪完地膜後要及時調整,地膜覆寫不平整、與地面貼合不好,不利于保溫保濕,同時花序易長在膜下,影響開花坐果。可适當灌水,待土壤濕潤後,地膜與壟面充分接觸,使膜面伸展不皺,然後用石塊或是土塊将四周壓實,防止大風揭起地膜。
适時灌水
鋪地膜後,地溫升高,要适時補充水分,防止植株萎蔫。壟面雙行定植,滴灌裝置以鋪設兩行為宜。灌水應在上午進行,每3~5天1次,保持土壤黏而不幹,顯蕾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70%~80%為宜。高架栽培視基質保水性,可增加澆水次數,使水分均勻擴散。
适量給肥
進入顯蕾開花期,對養分的需求也進一步提高。開花前可以追施氮磷鉀平衡型水溶肥(20-20-20)1次,每畝每次1~2千克,要注意控制肥量,避免肥水過旺燒苗。可葉面噴施硼肥鈣肥、磷酸二氫鉀肥,每7天左右1次。
及時補苗
苗期帶病的植株進入到這個階段,前期體内的養分消耗殆盡,會出現大量死苗,應及時拔除病苗、死苗,使用98%惡黴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灌根,留取健壯植株匍匐莖子苗及時補苗。顯蕾期每株保留5~8片葉為宜,葉片太少不利于光合作用對養分的吸收積累。
病蟲以預防為主
開花前一定要注意對病蟲害的控制,應進行藥劑預防1~2次,可減少花期用藥對開花坐果的影響,優先采用煙熏法和粉塵法。顯蕾期發生的白粉病主要為害草莓葉片,重點使用藥劑噴灑葉背面,5~7天1次,連打2~3次,溫室裡各個角落都要噴到。紅蜘蛛發生初期釋放捕食螨進行防治,大量發生時先使用藥劑防治2~3次,降低紅蜘蛛的蟲口數量,之後釋放捕食螨進行生物防治。斜紋夜蛾一定要早發現,早打藥,可使用10億病毒粒子/毫升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或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夜進行防治,利用老熟幼蟲晝伏夜出特性,選擇傍晚進行用藥,藥量要充足,均勻噴施葉面葉背。(柯南雁 馬欣)
來源: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