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作者:鐘銘聊科學

利博基森林是東歐最大的森林之一,原本這裡有許多狼,但現如今這裡的狼群都快被森林裡的猞猁、馬鹿、駝鹿、熊等動物趕走了。

狼雖然是食肉動物,而且也比較兇猛,但在強敵環伺的森林之中,它們的生活和繁衍受到了嚴重幹擾。

首先是猞猁,猞猁一共有四種,分别是:伊比利亞猞猁,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以及短尾貓,而當地森林中主要分布着歐亞猞猁。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歐亞猞猁屬于中等猛獸,體重在15-30公斤之間。盡管它們的個頭無法和狼相比,然而它們卻喜歡在育雛期間清理當地森林裡的狼。

在我們的印象裡,狼屬于群居動物,但其實在食物豐富的季節,狼群會以獨居的生活方式生存,這是因為獨居的狼也可以捕獲到足夠多的食物,而且也不用和其他成員分食,能夠讓狼群獲得更多的能量。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在食物豐富的季節,也是狼育雛的季節,狼通常組成小家庭育雛。此時猞猁就會趁成年狼不在的時候咬死幼狼。有時體型較大的雄性猞猁還會追殺重度懷孕的母狼,控制着當地狼群的數量。

科學家們觀察到,如果一片森林裡的猞猁數量較少,那麼狼群還能維持正常運轉。但一旦猞猁密度較大,那麼狼群發展就會受到抑制。反過來,狼的存在并不會抑制猞猁的生存。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之是以猞猁要對狼痛下殺手,其實并不是成年狼會獵殺它們,而是因為能量競争。我們知道狼和猞猁一樣屬于食肉動物,且食物存在着大量的重合。然而當地森林裡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狼群過多,猞猁将會花費更長的時間用來捕獵。而且如果當地森林裡的狼數量較多,猞猁育雛的成活率也會大幅度下降。

為了提高自己的捕獵效率,也為了幼崽的成活率,體型較大的雄性猞猁冒險殺狼的行為對種群有利,是以該生存方式就被它們保留了下來。然而狼卻沒有學會控制當地猞猁的數量,以至于它們不會壓制猞猁的發展。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如果說猞猁殺狼是為了消滅潛在的競争對手,那麼駝鹿的反殺就是為了保衛生命。

在食物匮乏的季節,狼群喜歡群居行動,隻有這樣它們才能獵殺體型較大的動物,駝鹿、馬鹿等就是這樣體型較大的動物。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駝鹿以及馬鹿的體型較大,奔跑速度也較快,按理說除了老虎之外它們就沒怕過誰,但是面對群狼的攻擊,駝鹿也有被捕食的機率。

為了消滅未來的天敵,駝鹿在遇到狼崽或者是狼窩時,會來回踐踏,導緻森林裡的狼群幼崽難以活命。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據研究發現,半歲之前的狼幼崽,遭到有蹄類動物攻擊而死的機率占其死亡總數的10%。而且随着當地有蹄類動物越來越多,遭受有蹄類踐踏的狼幼崽數量也越來越多。

從戰鬥力上來看,狼不是沒有反擊能力。首先,狼的體型比猞猁要大,猞猁不敢獵殺成年狼,尤其是健康的成年公狼。無論是在群居,還是在獨居期間,它們完全有能力清理當地的猞猁,尤其是猞猁幼崽。

但是它們卻沒有這樣做,它們很少會獵殺猞猁,這有一部分原因是:猞猁也是食肉動物,而且攻擊力較強,群狼雖然能打得過猞猁,也會有一定的機率挂彩或者是死亡。更何況,即使獵殺猞猁也無法滿足群狼對能量的需求,是以群狼把目光瞄向了更好欺負的馬鹿、駝鹿等大型動物身上。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而雄性馬鹿和駝鹿具有尖而鋒利的鹿角,可以抵禦群狼的攻擊,不過群狼一旦成功,将會獲得大量的能量,而且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都可以不再進食。

馬鹿和駝鹿無法抵禦成年狼群的攻擊,但卻會攻擊狼崽,它們會趁着成年狼不在的時候襲擊幼崽數量減少,而狼群又無法完全壓制馬鹿和駝鹿。

在猞猁與馬鹿、駝鹿等動物的壓制之下,研究者發現利博基森林的狼數量不斷減少,一些達到育齡期的狼逐漸走出森林,到其他地方尋找育雛之地。

猞猁不愧是貓科動物,體型雖小,卻能抑制狼群的發展猞猁與狼駝鹿的反殺狼為什麼不反擊?總結

随着人類的環保意識逐漸加強,目前許多野生動物的主要威脅已經不是人類,而是當地的生态鍊條,如果當地某一種強勢物種崛起,有可能将原本生态中的動物擠壓出去,利博基森林的狼就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