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年前朱志根破例留下汪順,今天造就一個奧運冠軍 為汪順“守門”的人 金牌也是你的

杭州日報訊 在昨日舉行的東京奧運會遊泳男子200米混合泳決賽上,汪順,這位半決賽成績排名第一的浙江選手,最終以1分55秒00的成績獲得金牌,同時也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作為中國遊泳隊征戰奧運賽場的三朝元老,他終于為中國男子遊泳拿到了奧運曆史上的首枚混合泳金牌。

汪順賽後表達了對教練朱志根的感謝。“他都64歲了,兩鬓斑白,無論是訓練還是生活中處處為我着想。”汪順透露,就在決賽前夜,朱指導還在為自己“值班”。住在運動員村,很多運動員、教練員訓練或比賽回來較晚。朱指導唯恐影響到汪順的休息,站在門口提醒“輕一點,輕一點,别影響汪順睡覺”。

頑皮少年 取名為“順”卻多波折

對汪順的父母來說,取名為“順”是希望他一生平安順遂。但這個“順”字,并不會憑空而來,而是千錘百煉後結出的果實。5年前裡約,同一個項目,汪順拼得一枚寶貴的銅牌。作為中國“混合泳第一人”,順子肩上扛着的壓力可想而知,這些年,無論遇到低谷、困境,要強的汪順從未退卻。

2000年,讀國小一年級的汪順,被啟蒙教練湯能能和羅瑞芬看中,開始練習遊泳。可能是天性使然,汪順從小就很頑皮,訓練也不努力,也沒有什麼出色的成績,不過湯能能還是對他寄予厚望,并把他送到了省隊。

但汪順的“不順”并沒有結束。進入省隊4年,跟汪順同期的其他隊員都進入了一線隊,隻留下了他。此時,又是湯能能教練,在2006年把汪順引薦給了省隊教練朱志根。當時朱志根的組裡已經沒有隊員名額了,不過看汪順在泳池裡遊了兩個25米沖刺後,朱志根說:“這個孩子,我收下了,我組裡已經滿員,我再申請一個編制。”從此,汪順和朱志根這對師徒開始了多年的緣分。

日漸成熟 恩師的指引助他一路向前

2009年,汪順第一次随隊到澳洲進行海外集訓。在全新的環境、理念下,汪順的成績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也讓年少的他信心滿滿。2010年廣州亞運會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16歲的他在多位高手的包夾中遊出1分59秒72的個人最好成績,為中國隊獲得一枚寶貴的200米個人混合泳銀牌。2011 年的山東日照全國錦标賽上,他打破了男子400米混合泳的亞洲紀錄,這成為汪順新的起點。同年的上海世錦賽,汪順又作為中國男子200米自由泳接力隊的頭棒,幫助中國隊拿到該項目的銅牌。也是同年的南昌城運會上,汪順更是一人獨得4金,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不過,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麼味道。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汪順并未進入200米混合泳前三。這次,幫助他走出低谷的是朱志根,他用“心靈雞湯”的方式,從心理層面開導汪順,“一切慢慢來,他(汪順)的蛙泳比較弱,但一年下來,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在朱志根的幫助下,4年後的裡約,汪順做到了。最後50米自由泳從第七追到第三,奪得銅牌,那是曆屆奧運會以來,中國男子混合泳選手獲得的首枚獎牌。

從倫敦奧運會的一無所獲,到裡約奧運會200米個人混合泳銅牌,再到東京奧運會站上最高領獎台,汪順說,自己變化的是心态。“倫敦奧運會,我覺得就是去玩的。裡約奧運會,看到隊友們拿牌,我也想去拿牌。這次的話,我沒有跟誰去比,注重自己的表現。”汪順說。盡管已經27歲了,但汪順并不覺得東京奧運會就是自己競技生涯的終點。“2024年巴黎,我們一定還會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