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第六屆香港特區立法會召開最後一次會議,三讀通過《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規定檢查員就影片上映作出決定時須考慮國家安全因素。

鄧飛認為:電影審查無可非議,危害國家安全斷然不行,但不可矯枉過正。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陸有電影審查制度,為什麼香港就不能有?審一審,查一查,把把關,沒什麼大不了的。美國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有了《海斯法典》,影片《藍天使》因為出現大量的裸露、情色,以及“不道德”的畫面内容成為第一部被《海斯法典》審查的電影。隻是後來,美國的電影制度被“電影分級制度”所取代;當今西方世界大多實行“電影分級制度”,但“電影大國”印度仍然是電影審查與分級制并存。
中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社會管理制度不同,現在仍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香港國安法的覆寫範圍是全方位的,電影當然包括在内。是以對電影實行審查制度,是符合邏輯的。港府不會同意電影成為國安法的死角死面。
此次電影檢查條例在香港的修訂實施,主要審查的是國家安全問題,防止“反中亂港”分子利用影視作品從事非法活動。電影的影響是很大的,前幾天《長津湖》的票房已超過53億。如果對電影不加審查,造成重大國家安全隐患,影響面将是世界性的。是以,對電影人的作品看一看,把把關,完全有必要。
很多人擔憂對于電影作品的審查,影響電影作品的創作空間。鄧飛認為,電影審查無可非議,但切不可矯枉過正。不能因為對電影作品的審查,影響了電影作品的創作活力,使電影市場僵化教條。香港的影視工業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李小龍的武打片,王家衛的文藝片,以及一些鬼劇情片,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内地人都很喜歡看。國家安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紅線”不假,但切不可吹毛求疵。
有了電影檢查條例,電影人也要轉變觀念。對于電影人來說,創作時一定要“三觀”正确,站在愛國愛港的立場上。表現愛國的影片,表現勵志的影片,表現愛情的影片,乃至于一些武打片、神話片、穿越片、反貪片、戰争片,都是很好的素材。而渲染黃、賭、毒以及暴力傾向,肯定要被禁。至于賣國害港的内容,更是零容忍。做人要有底線,拍片也是一樣。多宣揚正能量,弘揚正氣,有那麼難嗎?
至于說自由,某些電影人腦子進水了,非要跟港府擰着幹,與美英膘着膀子幹,吹捧西方的“自由”,那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不是美國的香港,不能任由你性子來,隻能是香港走香港的陽前道,你走你的獨木橋了。說哪國好,那就投奔哪國就是了,沒人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