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撐竿跳高(polevault ),田徑運動項目一種。運動員通過借助撐杆的支撐力以及彈力,用懸垂、擺體、舉腿以及引體等一系列竿上的動作,來使自己的身體越過設定好的各種高度的高欄,是一種在技術性上比較複雜的運動。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這個項目起源于遙遠的古代,當時的人類會使用一些木棍或者長矛等器具來撐起身體進行跨越障礙,來進行的一種遊戲活動。據說在公元554年的時候,在愛爾蘭地區就有一種撐杆過河的遊戲,當時還隻是一種體操類的項目,并且在德國的一些學校中十分的流行,而作為田徑比賽的項目之一出現,則首先是在英國開展起來的,後來在歐洲的各個國家,也都開始流行了起來。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該運動的最主要的器械就是撐杆,撐杆經過了四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木制材料的階段。在早期的歐洲國家中,撐杆基本上都是用木頭這種材質來進行制作的,撐杆的下端部位有三股鐵質的叉子,運動員當時是把木制竿子插在地上然後沿着竿子迅速的向上爬,當竿子快要傾斜并且倒下去的時候,就趕緊越過設定好的橫杆,是以那個時候叫做爬杆跳高,但是這項運動因為比較危險,是以被禁止于1890年。第二個階段是竹竿階段。在1905年的時候,歐洲從中國和日本地區引進了竹子,這種材質做成的竿子比起木頭的要有一定的彈力,是以在1909年的撐杆跳的比賽中開始被使用。1912年的時候,美國運動員用竹竿突破了四米的大關。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到了第三個階段,金屬杆誕生了。因為竹竿容易折斷,是以危險性大,是以金屬材質的撐杆就問世了。由于運動員不再擔心出現折斷的情況,是以就大膽的提高了握杆的位置,助跑的速度也可以加快了。1960年,美國選手以4.8米的成績創造了最新的記錄。第四個階段就是玻璃纖維材質的階段。60年代的時候,當時的一位運動員就是使用的這種材質的撐杆重新整理了世界紀錄,是以這種器械又開始被流行了開來。運動員在參加比賽的時候,一般都是攜帶自己的撐杆,撐杆的長度還有撐杆的直徑上是沒有限制的,但是撐杆的表面必須是光滑的才可以,一般金屬的撐杆比木質的要好一些,因為這樣不會擔心撐杆被意外折斷,降低一定的風險因素,後來又出現了重量上更輕巧,而彈力上也更好的,玻璃纖維材質做成的撐杆。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1896年的時候,撐杆跳高運動被列入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當中,2000年的時候,奧運會撐杆跳的比賽項目中加入了女子比賽的項目。在世界撐杆跳運動員中有一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女子撐杆跳選手,她也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撐杆跳打破五米紀錄的女性運動員,28次重新整理世界紀錄,被稱為撐杆女皇。這位運動員就是伊蓮娜·伊辛巴耶娃。自2003年打破世界紀錄後,她一直保持着對女子撐杆跳的壟斷性統治,可以說是無人能夠超越。2013年8月13日晚,在莫斯科田徑世錦賽中,伊辛巴耶娃以4米89的成績赢得金牌,完成了職業生涯的最後一跳。2016年7月29日,伊辛巴耶娃無緣職業生涯最後一場裡約奧運會。8月20日,伊辛巴耶娃正式宣布退役。可以說,她是女子撐杆跳曆史中影響非常大的一位運動員。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1982年6月3日,伊辛巴耶娃出生在俄羅斯西南部伏爾加格勒的一個小村莊。她的父母都是默默無聞的勞工。由于父母工資微薄,伊辛巴耶娃孩提時代過的是勉強可以滿足溫飽的生活。她和妹妹因為衣着簡陋,經常要面對同學的嘲笑和羞辱。成名之後伊辛巴耶娃曾這樣回憶以前貧寒的生活狀況:“當時在學校裡,我的許多同學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抹着口紅,但是我卻隻能穿着有洞的破衣服。這不能怪我的父母,他們誠實而勤勉地工作,給予了我和妹妹他們力所能及的一切。”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伊辛巴耶娃之是以走上體育之路,與她的母親娜塔莉亞的經曆有關。娜塔麗亞年輕時曾是畢業于大學體育系的業餘籃球運動員,她希望通過體育改變自己孩子的命運。是以,女兒們出生後,娜塔莉亞便打算把她們培養成為運動員。伊辛巴耶娃四歲時,母親就為她和比她小一歲的妹妹舉行了一場家庭運動會。第二年,伊辛巴耶娃便被送到了體操學校。娜塔莉亞原本希望兩個女兒都成為奧運會體操冠軍,于是,伊辛巴耶娃和妹妹伊涅薩一開始都是學的體操。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伊辛巴耶娃年齡雖小,卻能體諒父母的苦心,她在少年體校裡學習訓練都很自覺(除了上課之外,伊辛巴耶娃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體操館裡,下腰、倒立、跳躍、翻騰……訓練非常刻苦。這種生活持續了十年之久。随着時間的流逝,這個酷愛運動的女孩從一個纖細瘦弱的小姑娘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十五歲時就已長到一米七○。此時,恰逢負責教育訓練撐竿跳高運動員的教練特羅費莫夫前來選苗子,這位獨具慧眼的著名田徑教練一眼就看中了身體素質優良的伊辛巴耶娃。就此,已苦練體操十載的伊辛巴耶娃改換門庭,師從特羅費莫夫,改練撐竿跳高。

曆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3日,撐杆女皇伊蓮娜·伊辛巴耶娃出生

在特羅費莫夫的調教下,伊辛巴耶娃一步步成長和成熟起來。她所面對的第一個大賽是1998年法國阿内西的世界青年錦标賽。在這次賽會上,初出茅廬的伊辛巴耶娃一鳴驚人,越過四米大關,登上了領獎台。1999年,伊辛巴耶娃在波蘭比得哥什的世界青年運動會上,以四米一○的成績奪得了她國際舞台的首枚金牌。一年之後,在盧日尼基世界青年錦标賽上,伊辛巴耶娃又越過四米二○,首次獲得世錦賽女子撐竿跳冠軍。此後,伊辛巴耶娃可謂順風順水,進步神速,并逐漸達到了個人的巅峰狀态。現在的伊辛巴耶娃雖然已經退役,但很多人依然記得她為撐杆跳付出努力和榮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