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第一時間拿到阿裡雲存儲團隊提供的存儲網關内部測試版本,我第一時間進行了嘗鮮,分享給大家,相信不久大家就能看到這款新産品。
大家都知道阿裡雲對象存儲oss,它不同于ecs的雲盤,既能提供低廉的成本又能提供海量吞吐,高并發的通路。最重要的是利用對象存儲oss,能搭建動靜分離的系統架構,系統的擴充性和健壯性都比直接使用雲盤高。但對象存儲使用restful的接口才能使用,有一定的動手成本,而且如果原本的應用已經基于檔案系統開發好,無法修改的話。就無法享受對象存儲帶來的一系列便利了。
而今天,我有幸試用的存儲網關,能完美的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幫助你像使用普通磁盤一樣,挂載在您的計算節點上(ecs)。你瞬間擁有一個無限擴容的雲盤空間,而隻需要付出對象存儲oss的價格。ok,我們來一探究竟。
我們先看架構,我試用的是目前的軟體版本,他可以部署在計算節點(client)和對象存儲(oss)之間,支援部署在ecs上,實體機或者是虛拟機上。通過file targent提供标準的檔案接口nfs和cifs,再通過oss
engine同oss的restful接口進行連接配接。提供cache模式和非cache的協定頭模式。前者需要本地有一定的磁盤空間,用做緩存。後者是不使用本地緩存,直接寫透oss。
從提供的文檔看,存儲網關的讀寫和網絡吞吐能力依賴部署環境的能力,能吃滿。後面有我進行的測試資料報告,供大家參考,大家也可以自己嘗試。

部署存儲網關的環境最低要求如下,我直接在阿裡雲上購買了一台ecs部署。
最低環境要求:
a. vm最低2核,不少于2gb的記憶體空間
b. 不低于10gb的磁盤空間,用于安裝虛機鏡像和系統資料
c. 緩存空間視需求,可以選擇hdd或者ssd。
d. 作業系統,建議centos 7.0 +
我部署的環境如下:
ecs型号
通用型 n1
cup
& 記憶體
2核 4g
磁盤
40gb系統盤 & 100gb普通雲盤
作業系統
centos
7.0 64位
網絡
1mbps的公網帶寬(測試友善,可以不用)
支付成功後等待ecs啟動起來。安裝部署存儲網關我直接選擇了最簡單的ecs自定義鏡像導入的方式。
步驟如下:
1. 送出工單,申請ecs自定義鏡像導入功能。目前這個功能ecs預設沒有開放,需要送出工單申請,工單響應還比較快,10分鐘後,就能在ecs控制台—鏡像,看到鏡像導入的按鈕。
2. 目前ecs的鏡像導入需要從oss中擷取鏡像檔案的位址,隻支援同賬号下,同區域的oss位址,我是自己使用oss用戶端工具,把鏡像檔案上傳檔案到同區域的bucket下,具體細節就不詳述。大家有興趣參考oss相關文檔。
3. 點選導入鏡像,在彈出視窗做如下配置
注意:先點選最上方綠色部分3後面的“确認位址”。授權ecs鏡像官方賬号有讀取你oss的bucket檔案的權限,這樣才能導入成功
4. 點選确認後,開始導入鏡像
5. 需要等待幾分鐘,待進度100%後表示導入鏡像ok
6. 進入到剛購買好的ecs,管理,選擇停止ecs。
7. 再選擇管理-更換系統盤。(我突然想到還可以先導入鏡像後,購買ecs的時候直接選擇自定義鏡像啟動也ok)
8. 選擇自定義鏡像下拉框,選擇剛才導入的自定義鏡像。
9. 點選确認更換,
10. 等待ecs重新啟動,通過控制台遠端連接配接測試。看到如下登入界面,表示部署成功。
11. 輸入root密碼,登入網關做相關配置。輸入display-ip-addr,擷取ip相關資訊。這裡也可以直接輸入部署的ecs的ip位址。紅色部分是ip,安全起見,打碼隐藏。
12. 我這裡為了測試友善,另外購買了一台同region的ecs window測試機器。輸入url:ip:8000的方式通路,在web界面上登入。從logo看這款産品應該是同阿裡雲的合作夥伴數夢工程合作開發的,相信數夢同阿裡雲的關系,這款産品也值得信賴。輸入預設密碼admin/dtdream@123進入到配置界面
您需要開通并建立oss 同部署存儲網關區域的bucket,在oss設定界面輸入相關資訊包括endpoint,bucketname和ak。這裡有個小技巧,如果您是在統一region下的oss,選擇内網的endpoint,這樣存儲網關到oss直接全部走内網免費流量。
擷取endpont位置示意,在oss控制台bucket概述的oss域名部分可以看到。我的bucket是之前建立的,大家忽略我的bucket的名字。
13. 網絡設定區塊不用改并在license區塊點選試用,儲存。
14. 配置檔案系統,我示範下支援windows的cifs相關配置。
15. 在web頁面中左側導航欄選擇"cifs",進入"共享設定"頁面,滑動"cifs服務狀态"開關打開cifs服務
16. 當使用者設定了使用ldap統一認證時,這裡的使用者組和使用者将是ldap伺服器上的使用者組和使用者。
如果使用本地使用者管理時,需要先添加使用者組,再添加使用者到使用者組中,使用者必須屬于某一個使用者組。
17. 在web頁面中左側導航欄選擇"cifs",進入"共享使用者"頁面。先建立使用者組,如下圖所示。
18. 再建立使用者,如下圖所示
19. ldap統一認證我沒有相關的環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然後,添加共享目錄檔案及通路權限,選擇剛才建立的test使用者組。點選确定
20. ok,基本設定大功告成。迫不及待的來試試效果。
21. 在我購買的ecs的windows測試機,輸入部署存儲網關的内網ip位址。并建立共享盤。
22. 哇喔,一個叫osgw的網絡盤出來了。我随便copy了幾個600mb的視訊檔案體驗了下速度,還不錯。能有59mb/s左右的吞吐。
23. 進入到oss控制台,檢視對應的bucket,通過存儲網關上傳的檔案(夾)在oss控制台已經可以看到。
24. 挑選不同檔案大小,從64k~1gb跑了下讀寫性能。有點超出期望,ecs内網帶寬應該隻有200mb/s預設,竟然在網關上跑出高過200mb/s的吞吐。應該是本地緩存帶來的讀寫性能提升。資料是異步再寫入到oss的。
25. 總體來看,這塊存儲網關能極大的降低使用者使用oss的門檻,特别是對cifs的支援,讓windows使用者也能挂盤的方式直接使用oss。我擷取的文檔看,這塊網關還支援高可用,支援一寫多讀,時間的關系沒有來得及一一驗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研究。
對了,現在如果希望擷取這個存儲網關測試版本,可以<b>在評論區點贊留言,留下你的阿裡雲登入賬号和希望測試的region,我可以共享鏡像給你</b>。其他支援在非ecs部署的版本,要等到官方的正式版本出來了。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3750" target="_blank">下一篇分享 支援oss的群輝nas開箱體驗(内部冒死流出,42張美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