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三國時期蜀國五虎上将的官位排序。
五虎上将是民間的說法和排列方式。當初劉備隻是封了四方将軍,沒有趙雲什麼事,趙雲隻是雜号将軍。
四方将軍中,關羽排第一名,是前将軍。黃忠排第四名是後将軍。

關羽
他們四個人組成的官職是“前後左右”四大将軍。其中,馬超的左将軍和張飛的右将軍是平等的,但是古人以左為上,名義上馬超排名在前,那就是第二名。張飛是排第三名。但是由于張飛是蜀漢的開國元勳,是以還是張飛比馬超具有更大的實權和話語權,那是另外一回事。
張飛
劉備在奪取漢中以後,自稱為“漢中王”,開始封賞百官,而關羽則被加封為前将軍、黃忠為後将軍、馬超為左将軍、張飛為右将軍,諸葛亮為軍師、法正為尚書令。
其中,關羽雖然已經排名第一了,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竟然不滿足,還想拒絕,追求更高的封賞。幸虧傳達王命的人不辱使命,連哄帶騙,加威脅,搞定了關羽!
哄,就是說,他們那些人不能和關将軍比的,您多牛啊!您多年前就被漢獻帝加封為漢壽亭侯了,多給他帶帶高帽。
騙,就說關将軍和主公是兄弟,他的江山不就是您老人家的嗎?您還要什麼自行車啊?
威脅,那就很露骨了。關将軍不接王命,我大不了回去以後灰頭土臉,因為沒有完成工作任務,扣掉我的績效工資罷了。但是将軍就危險了,伴君如伴虎。一旦君臣生了罅隙,後果不堪設想!輕則失寵、坐冷闆凳,重則有性命之憂!關羽掂量了一下,還是把前将軍的印信接了。
馬超
這個傳達王命的人,絕對是個人才!大家想想,如果在我們的工作機關,或公司,或學校,或機關,有這樣的一個人,有這樣的一位同僚,如此明事理、顧大體,軟中帶硬,硬中帶軟,無論他現在的職位多麼低,他終究不會是池中之物和等閑之輩!
這個使者叫費詩,我們一定要記住他的名字。他一生耿直、忠心,可惜劉備不識貨,後來沒有足夠重用他,讓人扼腕歎息!
關羽聽了費詩的話後,立即改變了主意,接受了這個任命。費詩的這番話,雖然隻有短短的幾句,但是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字字珠玑,既飽含深情又講明了厲害關系,可謂是切中關羽的要害,打在了這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地頭蛇的七寸上,一擊即中,精辟萬分,讓人歎服!也正因為如此,才能讓剛愎自用的關羽,翻然悔悟,接受了漢中王之任命。
趙雲
在群臣上表恭請劉備自稱漢中王,蜀漢一百二十位官員聯名的時候,名單排在首位的就是馬超,這也不難了解。馬超祖上乃是漢朝伏波将軍馬援,而他的父親也是西涼太守馬騰,後來馬超割據涼州,做了涼州刺史,也曾經是一方諸侯。是以在蜀漢群臣當中,大部分都是跟随劉備打天下的庶族,很少有像馬超這麼尊貴的豪門之子,是以他在蜀漢具有較高的地位就可以了解了。他就是一種旗幟和号召力。用時髦的話來說,他是自帶氣場和流量的人。
毫無疑問,馬超雖然在官職上與張飛并駕齊驅,但是劉備在内心還是很防範這個半生為諸侯的人,常常擔心他不肯寄人籬下而圖謀不軌,而馬超本人也必然活成戰戰兢兢、惶恐度日的樣子,這都是可以了解的事情!
黃忠
後來劉備稱帝時加封馬超為“骠騎将軍”,張飛為“車騎将軍”。在這個時候的官職上,馬超還是繼續領先張飛,但是劉備很快又讓張飛領了“司隸校尉”這個職位,這個職位的擷取,也就意味着張飛的地位僅次于諸葛亮的丞相,類似于副國級的國務委員。
而後來馬超又被加封,官拜“涼州刺史”這個職位,可惜此職不過就是個虛名。因為涼州就不在蜀國的管轄範圍,沒有用的。你如果給我來一個漢中太守,像魏延一樣,那是什麼感覺?
最後要特别指出,趙雲之是以沒有被劉備重用,那是他特别的設計。他有留趙雲做顧命大臣團隊之特殊考量。帝王之心,深不可測。劉備隻有留住趙雲這個閑子,讓兒子去加封他,才能讓趙雲做到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趙雲在後主劉禅時代,被封了侯,他的人生足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