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海王可算是刷爆朋友圈了。
溫子仁用出神入化的鏡頭,還原了亞特蘭蒂斯的絢爛,也重塑了海洋帝國的榮光。
怪不得有人說,這是dc在真人電影的一場“翻身仗”。

話雖如此,真人海王還是稍顯美中不足,比如人物塑造不夠立體,故事線有些套路等等。
雖說故事時間放在了電影《正義聯盟》之後,但除了湄拉寥寥數語中提到了boss荒原狼。
老爺、大超等人根本連個影子都沒出現,讓不少dc粉略感遺憾。
不過,有一部動畫電影卻彌補了這些遺憾,和真人海王優勢互補,搭配觀看,能讓你感受到置身海浪一般的激爽。
這就是dc在2015年出品的動畫電影——
與dc其他動畫電影相比,《亞特蘭蒂斯》可謂是備受冷落。
豆瓣評分6.0,評分人數不足五千,在爛番茄更是被影評人噴成了篩子。
憑什麼蝙蝠老爺的電影屢創新高,海王做主的電影卻如此委屈?
是因為粉絲不懂事兒嗎?并不是。
本片撲街的原因很簡單——它本來就不夠好。
這部動畫故事松散,畫風普通,沖突淺顯,套路平庸。
但是今天之是以給大家推薦它,是因為《亞特蘭蒂斯》做到了兩個最突出的亮點:擁有海陸合一的世界觀,以及,讓海王形象立起來了。
而這兩點,正是真人版海王最大的遺憾所在。
本片的陣容,可謂是豪華至極了。
dc鐵三角——超人、蝙蝠俠和神奇女俠齊聚一堂。
人氣偶像閃電俠、綠燈俠與鋼骨強勢登場。
更有魔法系壯漢——沙贊的随行。
這位沙贊沒上過真人版正義聯盟,我們稍微介紹一下。
他的本體是一位中二病少年,也是鋼骨的腦殘粉。
身負強大魔法,喊一聲“沙贊”,瞬間就能得到六位神靈之力,變成肌肉猛男。
可是他的内心仍然是個幼稚鬼,觀看本片的米娜桑可以感受到他無處不在的尬聊屬性。
戰略大師搭配實體輸出,還有魔法系輔助,
這麼一個搭配組合,簡直堪稱無敵了。
但是凡事總有意外,這次這個團隊要面對的,是充滿未知的大海。
未知,本身就是“無敵”最大的敵人。
影片伊始,這種未知的恐懼感就如影随行。
一艘潛水艇在馬裡亞納海溝沉沒,為了調查事故原委,鋼骨潛入深海,卻遭遇到了不明敵人的襲擊。
這些物種來去倏忽,速度快得看不到人影,沖擊力和反應能力也強得沒邊。
這讓毫無準備的鋼骨吃了個大虧,幾乎命喪海底。
偶像遇襲,沙贊怎麼坐得住?
況且這種不明物種很有可能危及人類安危。
在與閃電俠、綠燈俠彙合後,四個人商量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絕佳方案,那就是——
把蝙蝠俠找來,讓他指條明路。
再把超人和神奇女俠找來,讓他們負責沖鋒工作。
經過了高科技分析與抽絲剝繭的調查,一切的矛頭都指向一個人。
這個人叫做亞瑟,也就是未來的海王。
亞瑟從小失去母親,與父親相依為命在海邊長大。
鹹澀的海風造就了他粗犷的外貌,浩瀚的海洋賦予了他得天獨厚的能力。
他的耳後長着鰓,可以在水中自由呼吸,他的皮膚刀槍不入,還能承受海底的高壓。
更牛的是,他還能跟所有海洋生物對話。
(恐怕這輩子都沒法吃海鮮了)
正義聯盟為何要找他?因為在亞瑟身上,藏着一個古老國度的資訊——亞特蘭蒂斯。
這個在傳說中沉入海洋的城市,其實并未成為一片廢墟,而是憑借着高度發達的文明與科技存活了下來。
原住民進化成了可以在水底自由呼吸的亞特蘭蒂斯人,遊動起來比魚還靈活迅捷。
他們将亞特蘭蒂斯,打造成了最夢幻瑰麗的海底王國。
亞特蘭蒂斯的統治者是亞特蘭娜女王,也就是海王亞瑟的母親。
她持有的三叉戟既是海洋之主的信物,也具有強大的魔法之力。
由于愛上了燈塔看守人,還誕下了亞瑟,亞特蘭娜女王對陸地上的人類一直持友好态度。
她主張與陸地和平相處,反對戰争與殺戮。
然而,由于人類對海洋資源無休止的攫取和污染,
亞特蘭蒂斯深受其害,不少居民對陸地人怨念極深,仇恨情緒一直在醞釀,
其中最激進的一派,就是亞特蘭娜女王的次子——奧姆。
他認為陸地人暴虐成性,要想阻止他們的貪婪,隻能通過暴力征服,
是以奧姆主張亞特蘭蒂斯揮師陸地,用武力統治海陸,成為真正的霸主。
在奧姆不斷地挑撥教唆下,人民對陸地怨念日深,
而奧姆又弑母篡位,奪得三叉戟,設計造成“陸地人殺死女王”的假象,讓整個亞特蘭蒂斯陷入瘋狂的仇恨之中。
奧姆本身并不足懼,但是三叉戟之力卻不容小觑,再加上深海地帶水壓超強,陸地上的正義聯盟,隻有超人與神奇女俠能進得去。
嗯,何況超人的魔抗屬性,還是個位數...
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人。
沒錯,這個人就是亞瑟。
隻要他擊敗奧姆,繼承王位和三叉戟之力,就可以将這場戰争消于無形。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發現了,亞瑟這個人物,串聯起了兩條故事線。
那麼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一句話概括就是:外表兩米八,内心一枝花。
甫一登場,亞瑟便展現出了一個猛男應有的一切特質。
酒吧、昏暗的燈光,孤獨的男人,虬結的肌肉,以及……
一隻和他聊天的波士頓龍蝦。
為了一隻即将下鍋的龍蝦,亞瑟單挑了一群壯漢,甚至當衆表演腹肌碎匕首的絕技。
左手抓着龍蝦,右手把人打趴,這幅畫面簡直不要太野。
然而,當這個看起來狂野不羁愛自由的猛男回到家中,影片給了亞瑟一個細節特寫。
面對着父親去世後空空如也的房間, 他習慣性地喊了一聲“我回來了。”
然後突然想起父親已經不在了,表情瞬間黯淡下來。
就算勇猛如虎,亞瑟的内心其實是相當細膩的。
當湄拉邀請他與母親見面時,亞瑟的第一反應并非驚喜開心,
而是在短暫的沉默後,問出了一句:
“我在這裡活了這麼久,你現在跟我說,我不是人類?”
這個反應有猶豫、懷疑、分析,也代表着這位鋼鐵猛男的内心其實已經亂成一團了。
為什麼要塑造出這樣一個外表強悍内心細膩的海王?
那麼為什麼不讓他“一猛到底”呢?
因為隻有足夠細膩、能感覺到他人悲喜的人,才能夠完成海王的使命。
海王是一個紐帶,他身負人類與亞特蘭蒂斯的血統,他同時為兩方所接納,也同時被兩方所排斥。
陸地與海洋的愛與恨,欲與痛,要靠他這座橋梁來溝通、共情。
隻有擁有強悍的戰力和細膩的内心,亞瑟才能實作母親的遺願——
海洋與陸地,真正了解彼此,和平共存。
而這種鐵漢柔情式的性格特色,也賦予了海王更加立體的形象,與更加迷人的魅力。
其實,亞特蘭蒂斯也好,陸地人也好,一切的恩恩怨怨,歸根結底就因為一件事——
不了解
正如國與國、圈與圈,人與人,隔閡無處不在,咫尺之近如千裡之遙。
然而當有人真的打破壁壘,化身為一座橋梁,貫通了兩方的心靈,
也許人們才會發現,啊,原來他們也并不是神經病。
是以,亞特蘭蒂斯的王座之是以高貴而永恒,不是因為一統四海,
而是因為坐在上面的那個人,他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