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糖是中國民間特色傳統小吃,外表潔白綿密、細如龍須,吃起來入口即松。奉賢西渡街道就将龍須糖民間手藝人請到了社群裡,居民們不僅可以現場品嘗,還能把制作程式看個仔細,自己上手試一試,學一學。
在西渡街道鴻寶一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區裡爺叔阿姨都齊聚在活動室裡。聽說今天可以有麥芽糖吃,大家都變成了老小孩,一個個早就到了現場。
手藝人郭占嶺笑呵呵讓大家别着急,一邊準備,一邊向大家介紹龍須糖的由來。麥芽糖被放在幹淨的小盆裡,隔着熱水在鍋中慢慢化開。随後郭占嶺将變軟的麥芽糖取出,放在手上反複揉搓,像和面一樣。

制作這道龍須糖的步驟看似簡單,但實際動手制作起來卻很費力。麥芽糖蘸上糯米粉将中間的洞拉大,扭成“8”字,再重合,這個步驟不斷重複,直至呈拉絲狀。這個過程十分考驗指尖的“功力”經,必需邊拉邊包粉,否則麥芽糖就會黏連,達不到效果。同時,這手速也有講究,拉絲速度慢了,麥芽糖會變堅硬起來,但速度快了,會把龍須扯斷,整個制作過程講究的是一氣呵成。經過他反複抽拉後的麥芽糖外型如蠶絲般纖細綿密,根根分明,這也是龍須糖名字的由來。
在從業人員的協助下,龍須被分到了大家的手裡,在老師的示範下,大家學着将黃豆粉、芝麻、花生等小料小心翼翼包進龍須糖絲中,卷起來,細緻地整好形,變成一顆真正的龍須糖。看着大家開心地邊做邊吃,回味甘甜。郭占嶺又開始下一輪地熬制拉絲,讓爺叔阿姨們多看幾遍,多吃幾顆,回家也能好好試試。
而對于大家擔心的原材料的問題,小郭表示雖然制作龍須糖需要一定的功底,但原料簡單,全程僅用到麥芽糖與炒熟的糯米粉兩種材料,這兩樣都可以在超市中購買到。如果家裡有花生、芝麻等零食,還可以裹進龍須糖增加美味度。
據了解,西渡街道将持續通過打造系列特色文化活動課程,一方面豐富社群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建構和諧鄰裡關系,一方面也為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奉獻出一份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