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訊:女人不是弱者的代名詞,青陽丁橋鎮的一位普通農家婦女用自己實際行動給予精彩的诠釋。現齡44歲的吳小荒,上有老、下有小;年近七旬的父母皆有病纏身;她下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在合肥上大專,小兒子在木鎮學校上初二。吳小荒的丈夫2014年騎機車出了事禍,在醫院治療7個月,最後還是走了,為此卻花去了家裡所有的積累。之後,吳小荒成了家裡的頂梁柱,她用柔弱的身軀撐起了這個五口之家。

吳小荒是青陽縣丁橋鎮官埠村瓦屋組村民,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在外地打工,她在家帶兩個孩子;可“天有不沒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丈夫意外身亡後,吳小荒回到娘家。自己的父母身體都不好,也需要人照顧。回到娘家之後,吳小荒一家的生活難以為繼,村幹部得知他們家的情況後,把他們家識别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并為他們辦了低保。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幫扶和鎮村幹部的關懷下,他們家于2016年順利脫貧。
脫貧之後,吳小荒想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她于2018到安徽利鋒機械工具有限公司上班,成了一名焊接工。吳小荒在公司工作是計件制的,她幹活動作麻利、技術娴熟,效率很高,一般每月工資可達3000餘元,這是他們一家五口最穩定的收入,也是他們家的“定心丸”,有了這筆收入,家庭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吳小荒說:“我們公司效益不錯,去年疫期也沒受太大影響,我們的收入很穩定。為了增加收入,我經常自己加班,”
吳小荒在利鋒公司上常白班,她早晨8點到公司,人家都是下午5點下班,可她經常自己加班到天黑才回去,就是為了能多掙點錢。由于公司離家不遠,她早晨上班之前還可能幹點農活。她父親吳德福雖然有病在身,但一直堅持幹農活,他在家種菜、養雞、養鵝,還特别喜歡種果樹,他們家有一棵巨型紅楊梅,還有200棵白楊梅,他還試栽了柚子、荔枝等多種果樹。吳小荒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她利用工餘時間做做家務,還幫助父親種果樹。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吳小荒說:“虧得有這份工作,我心裡才不慌。”她愛崗敬業,兢兢業業,勤勞苦幹。她知道“就業”是一把“金鑰匙”,可打開緻富奔小康的大門,一定要好好保護它。(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