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選舉毛主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繼申、張蘭、高剛為副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1949年10月1日,開國典禮舉行時,毛主席身後的第一排與中央人民政府六位副主席站在一起。
很少有人知道,六人中有兩個是師生,他們是張蘭和朱德。
朱德是四川省南中義縣人,生于1886年。1906年,20歲的朱德就讀于四川順清府中學。此時,順清府中學堂督導(校長)是張蘭,張蘭比朱德大14歲,1872年出生于四川南城西城縣,他是已故的清秀才,曾赴日留學。
張瀾親自教授"量具班",将留在日本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結合他從日本帶回來的标本、挂圖、儀器、資料,細緻、直覺的圖像,深度淺,引起了包括朱德在内的學生的極大興趣。
朱德在順清府中學隻有一年時間,但張蘭的講道和關心朱德,朱德後來能夠走上革命道路起着重要作用,朱德從未忘記這段時期的師生友誼。之後,朱德考入四川高等師範學校,不久離開昆明,進入雲南講學武堂三步兵科學深造,最終成為一名成績卓著的偉大軍人。
新中國全國人大成立時的首席安全官、公安部部長羅瑞清,也是張蘭的學生,張蘭于1924年在張瀾創辦的南城中學讀書時,加入了愛國學生運動,走上了革命道路。
羅瑞清是開國将軍,也是四川的南沖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朱德在家中為他的老師張蘭舉辦了宴會,并邀請羅瑞清陪同他。會見中,朱德和羅瑞清多次感謝張蘭老師當年的修養,師生們聊得很開心。

從1911年到1918年,張蘭在四川擔任地方官員八年,從曆史上璇安安在四川北部、嘉陵路到四川省省長,成就富,但家庭一貧如洗,被譽為"四川北聖"。作為四川省省長,他支援西南地區200多名年輕人到法國深造,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我們黨的傑出上司人,後來成為創始元帥的陳毅。
1926年,張蘭成為成都大學的校長,成都大學成為一所享有盛譽的高等學府,創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張蘭允許三個學派(共産主義社會科學研究學會、三國民黨步行社團和國民黨社團)同時存在,自由争論。這樣的心胸,太寬廣了!
918事件後,張瀾對蔣介石"外界先入内"的政策極為不滿,是以偏向于中國共産黨的抗日政策。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張瀾被聘為全國政治咨詢委員,并經常參加抗日民主運動。1939年1月,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五中全會确立了中國共産黨、反共、限制共産黨、反共四項原則,成立了蔣介石親自提出的反共專門委員會,會議還通過了《限制各黨派活動辦法》。為此張瀾當面質問蔣介石,日本共産黨是好事,為什麼要反它,限制它呢?
1939年11月,張蘭、黃炎培、張伯宣等人在重慶成立了統一的創始同志協會。1941年3月,中共盟成立,張蘭任主席。1944年,中共盟改為中共盟,張瀾繼續擔任主席。他上司全國民主聯盟始終支援中國共産黨,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
1944年,張岚親自出動國民黨在四川、雲南、龍雲、劉文輝、潘文華等地成為全國民主聯盟的秘密成員。五年後,當解放戰争進入最後一刻時,這些人的起義減少了各個方面的損失。
因為張蘭德推崇,當時流傳着"四川要先得到張蘭"的說法。蔣介石進入四川時,陳立夫多次動員張蘭見面,張蘭堅持不去。1945年8月28日,當毛主席、中國共産黨上司人和中國共産黨代表團抵達重慶時,張瀾親自抵達機場迎接他。
這是毛主席和張蘭的第一次見面,但神在神裡面已經很久了。
在重慶,張瀾借錢住在朋友的住所,一個被稱為"民主之家"的特殊花園。8月30日上午會見蔣介石後,毛主席下午來到特園,拜見張蘭。
到達特園後,毛主席開始與樓梯底部的員工握手,勞工們剛剛燒完,手都髒了。張蘭處于震驚之中。他後來感歎道:"我也是出身貧寒,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感染了醫生的精神。我不像毛主席對他的下一個人那樣平等。
毛主席和張蘭談了很多關于有關國家的未來,兩位英雄也看到了同樣的看法。
張瀾的孫女、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美英在談到當時的情況時說,看到毛主席離開特園後,一直小心翼翼行事的張瀾向在場的人感歎:"全世界人民都是毛潤。
這是張蘭和毛主席第二次見面。
在重慶期間,毛主席後來兩次去拜訪張蘭。
在第三次通路期間,毛主席向張蘭介紹了和談情況,說共産黨願意作出重大讓步,但國民黨仍在部署軍隊,内戰随時可能爆發。他要求張蘭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内戰一爆發,就動員四川強勢派系與共産黨合作。
張瀾鄭重地點了點頭。秘密談話後,張蘭立即加強了與劉文輝、鄧錫侯等四川勢力派系的關系。
1949年,張瀾77歲。今年9月,在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期間,毛主席通路了張瀾的住所,請他擔任即将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張蘭說:"我快八十歲了,老了,沒有。我什麼都沒有..."毛主席笑了笑,笑着說完:"你有美德,反正請出來!"
成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張蘭不得不将妻子和孩子從四川搬到北京工作。當時,國家給他配置設定了一套高檔庭院,但張蘭拒絕了,太大了。後來,他親自選擇,最後在一個小老房子裡與家人團聚。他的小腳妻子劉慧正自己勞動,種了一些家常菜。
晚年,張岚曾做過《四個艾夫一環》:"人不能不愛自己,不能不自學,不能不自尊,不能自強,不能自欺欺人。"
讀起來很感人!
張蘭在決定與美國對北韓的援助作鬥争時曾建議,剛剛結束多年戰争的中國應該休息和休養,反對中國部署軍隊。後來朱德來為張蘭工作,動員他服從大局。張蘭說,如果中央政府決定,那麼我将上司全國民主聯盟堅決反對美國,協助北韓。張瀾從此就沒有吃過肉,他攢下來的錢都用在了買捐贈的飛機大炮上。
真是個好老頭子!
1954年,張蘭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同年召開的全國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1955年2月9日,張瀾在北京去世,享年84歲。毛主席親自前往中山公園中山紀念館1小時,表示深切哀悼。(劉繼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