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博羅縣石灣鎮鑫牧康水産經營部 李江
水産前沿 李靜整理
中國水産頻道獨家報道,今年開春以來,天氣反常,時晴時雨,溫差變化較大,水環境變化較大,尤其是水體亞硝酸鹽和氨氮名額反複偏高或者超标,水體總堿度極度偏低,水體ph值反複性偏酸,魚體自身抵抗力較差,加上4月份左右正值桂花魚排卵(散春)階段,桂花魚綜合性問題較為突出。
1、頑固性爛鰓(鰓絲充血或者出血,鰓絲潰爛,黏液增多,鰓蓋出血、爛鰓頰等);
2、水體渾濁(白濁)、肝膽問題(花、白肝,膽囊腫大、發黑);
3、背部積血、腹腔或者腸胃積水(伴随腸套疊現象)、眼球突出(發紅)、鳍基充血或者出血、生殖腺(精囊或者卵囊充血或者出血腫大)等。

出現上述問題,其實還需回歸根本,認真分析病原、水環境和機體三者的緊密關系,養魚先養水,養水多改底。建議調水、改底方法如下:
1、可以選擇潑水解毒藥物全池潑灑,加強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的提高,靠魚體自身,有效抵抗病原侵襲;
2、應該注重水體和底部環境的修複和改良,這個工作其實在養殖過程中就應該堅持實行,好的環境可以有效增強魚體自身免疫力,也不可能為病原微生物提供很好的繁衍平台,我們必須為桂花魚養殖修建一個很好的環境,保持清爽的水質,盡量避免渾濁水體的出現,減少魚體鰓部和肝髒的負擔和壓力,處理渾濁水。保持良好的水色,是穩定水質的前提條件,也是桂花魚健康養殖對于環境的基本要求。
3、桂花魚大量攝食活魚餌料,且餌料系數較高,大量廢棄有機質蓄積塘底,塘底可謂病菌繁殖的溫床,是以定期改底是一個必須要執行的過程。建議每隔10天左右,選擇改底劑和增氧劑,徹底改良底部環境,分解過多的有機質,減少底部有害物質蓄積。
目前的桂花魚排卵(散春)期問題,其實和水質惡化、魚體體質下降有直接關系,建議養戶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2、加強增氧,夜晚投放增氧粒,確定桂花魚可以呼吸到足夠的溶解氧氣;
3、增加魚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以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補充和吸收;
4、加強水體解毒抗應激工作,提高水體自淨能力,確定水環境清爽。對于一些頑固性的爛鰓問題,必須查明原因,在排除寄生蟲(如斜管蟲、錨首蟲等)等因素外,盡量要先調好水質,後續可以考慮選擇治療出血、爛鰓和殺菌的藥物處理,情況嚴重的,可以連續使用2次。
除了注意調水、改底,現在很多桂花魚頻繁出現肝膽問題,尤其是膽囊腫大、發黑、内出血,這明顯與不合理投喂,魚體免疫力下降,代謝失衡有直接關系,過度用藥,反而會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