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居民愛在街邊樹下乘涼,可樹上密密麻麻滿是白色的蟲子,還不斷往地上掉。”近日,多位市民反映,東華門街、東華正街及廣都大道行道樹上長了許多小蟲,嚴重的甚至在馬路上落了一層。
樹是不是生病了?這些蟲子對人體是否有害?成都市園林植物有害生物預警及控制中心專家表示,這些蟲子是蚜蟲,受去年冬季低溫和今春雨水較多影響,今年蚜蟲爆發比往年推遲約半個月,預計将在6月中下旬達到爆發高峰,提醒市民注意防護。

路邊的行道樹 圖據網絡
好多蟲!落在身上還會鼓包發癢
仿佛一夜之間,成都多條街道出現蟲蟲“特工隊”,這些小蟲落在人身上,還會鼓包、發癢。
10日下午,記者來到東華門街,一路向人民東路行走,發現人行道兩側的樹上确實有不少蟲子,這些蟲子呈乳白色,長有翅膀,不停地爬來爬去。它們還有很好的“僞裝”,因為體積很小,顔色又與楊絮顔色差不多,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們的蹤迹。
附近的居民劉先生說:“最近這裡的樹上出現了很多蟲子,總往樹下掉,路邊的健身器材上經常落滿了這樣的蟲子,我們都不敢在這鍛煉了!”
在東華門街與東華正街交會處,環衛勞工羅大姐告訴記者,這條街上的樹都有這樣的蟲子,“生蟲後,葉子很容易落。你看,我剛掃過的,現在又落了不少葉子。”羅大姐還表示,生蟲的葉子會有一種粘液,非常難掃,蟲子落在脖子等裸露部位,還會出現發紅發癢的現象。
什麼蟲?蚜蟲推遲半月集中爆發
這些蟲子是從哪來的?對人體有害嗎?
經成都市園林植物有害生物預警及控制中心工程師劉君仔細辨認,确認這些小蟲是蚜蟲和粉虱。
“蚜蟲對人類健康無害,但它身上有絨毛,可能有刺激性,是以接觸到會感到不适。”劉君說,成都主城區進入5月後出現大範圍的蚜蟲是比較反常的,因為一般情況下蚜蟲出現在4月,但今年開春以後雨水多,加之去年冬天低溫,是以蚜蟲推遲了半個多月出現,近期成都升溫迅速,蚜蟲也進入盛發期,預計将在6月中下旬達到爆發高峰。
專家提醒,雖然蚜蟲不會對人體健康産生危害,但對人體還是有一定刺激性,尤其對騎車的市民而言,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集中爆發期要注意佩戴口罩和眼鏡。另外,蚜蟲有趨光性,車燈和色彩鮮豔的衣服容易吸引蚜蟲,市民外出盡量不要穿淺黃色等淺色衣服,用眼鏡防護好眼部,殺蟲劑、蚊香、花露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殺滅蚜蟲。
提個醒!濕地遊玩小心馬陸蜈蚣
除蚜蟲外,據劉君觀測,在香城濕地、白鹭灣濕地等還出現了馬陸、蜈蚣等多足類型的蟲害,均比往年出現時間早,且數量較多。
白鹭灣濕地公園 圖據網絡
“許多市民假期喜歡去濕地休閑,需要警惕這些多足類型的蟲子,一旦直接接觸,将會出現皮膚發癢、紅腫、起泡等過敏症狀。”劉君告訴記者,如果被多足類蟲子叮咬,要先用水沖洗,必要時可以擦一點清涼油,嚴重的要去醫院及時就診。
科普一下>>>
5月成都這5種蟲最常見
成都各類植物衆多,随着氣溫升高,不少越冬害蟲開始進入盛發期,本月,成都最常見的蟲有哪些?市民又該如何防護?據介紹,近段時間成都最常見的幾種蟲分别為蝽類、螨類、粉蚧、木虱和蚜蟲。
蝽類:包括芙蓉嬌駝跷蝽、梧桐方翅網蝽等,分别寄生在芙蓉、法桐、杜鵑等植物中;
螨類:寄生于水杉、柑橘、桂花等植物中;
粉蚧:寄生于芙蓉廣玉蘭、女貞、香樟、天竺桂、三葉木等植物中;
木虱:主要存在于青銅、樸樹、石楠中,尤其是本月在青銅樹上将會出現較多的木虱。
蚜蟲:寄生于貼梗海棠、月季、碧桃、薔薇、竹子、芙蓉等植物,市民可通過觀察行道樹下是否出現蚜蟲分泌的蜜露來判斷是否有蚜蟲。
一般來說,這些害蟲對人體危害并不大,市民用殺蟲劑、蚊香、花露水也能一定程度上殺滅。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李彥琴 編輯:劉豔美